在2015年中小学德育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会议上的讲话
杨飞剑
同志们:
又是一年春来到,生机盎然涌春潮。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2015年度登封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及师德师风建设会议。今年,我们把这两个会议合在一起召开,出台了相关文件,表彰了一批先进,安排了典型发言,主要目的是要适应新常态新形势,结合教育实际,突出“教育” 的“育人”主题,彰显教师的“教化”职责,提升学校的文化品味,形成“ 重德”的道行氛围。
没有好的师德,就没有好的学生品德。师德不好,学生品德难好。因此,我想就施教者和受教者两个方面的德育工作谈些看法:一方面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另一方面以作风建设为核心,加强我们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行为。
一、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道是做人的根,德是做人的本。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生的思想品德,从小处讲,关系着孩子们一生的奠基,关系着孩子们的发展后劲,关系着家长的殷切希望,关系着我们家庭的兴旺发达;从大处讲,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关系着我们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着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更关系着我们国家的前途命运。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价值观的迁移,我们常常为身边孩子的各种思想、各种做法感到迷惑和不解,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今天,我就德育的概念、现状和路径谈一下看法。
(一)怎样理解德育?
我们先从“德”这个字的字形说起:“德”字的左边是个“双立人”,代表“行进”的意思;右上部是一个“十”字和一双“眼睛”,寓意“瞄准一个目标,定准一个方向”;右下部一个“心”字,表示“一心一意”。那么,德的本义是“用眼睛找准了方向后,一心一意地向着目标走”。那么,这个“方向”是什么呢?可以理解为为人处世的准则和标准,也可引申为“一种思想信仰和价值观念”,比如儒家提出的“仁、义、礼、智、信”。“一心一意向着走”,就是坚持践行。 “育”的本义是什么?从社会学意义上讲,是指人类的自我复制。“德育”两个词合在一起,可以理解为:追循一种目标,坚定方向,塑造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讲了这么多,又是目标,又是方向,又是理想,又是信念,可能大家觉得都是概念的堆砌,不好理解。我们不妨借助大师和高人的一些思维方式,对“德育”二字给予理解和概括。 讲一个小插曲:一位伟人问一个人:什么叫军事?这个人饱读诗书,谈地理、谈军队、谈装备、谈思想。最后主席说:没那么复杂嘛,什么是军事?军事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接着又问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宣传?这个人又引经据典滔滔不绝讲了半天。伟人又笑着说:没那么复杂嘛,宣传就是让别人说我们好,别人不好嘛。再讲一个季羡林大师的故事:季羡林带领他的弟子到北京香山去玩,走到山顶的时候。季大师用手一指:那是哪儿?弟子们纷纷发言,有人说那是经济中心,有人说那是文化中心,有人说那是政治中心。还有人自以为答案非常正确,那是都市。最后,大师摇摇头,表示遗憾。淡淡地说:那是哪儿?那是人间!所以说,大师和伟人的智慧在哪儿?他能够剔除、穿过繁杂的表象,用简洁的语言抓住事物的本质。所以我们不妨借助高人、大师的智慧理解理解我们的“德育”工作,怎样理解?我们可以简单地说:什么是德育?四个字:“使人成人”。
(二)我市德育工作现状及分析
近年来,我市积极构建和推进“二三三一”德育工作模式,认真落实“两规”,即《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和《登封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常规》。让传统的、久违的“歌声、操声、读书声”“三声”回归校园,积极创建经典诵读、行为规范和校园文化建设三类示范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学校传统项目、特色项目、素质教育、师资优势,组建了相关社团,如花样跳绳、轮滑、泥塑、手工画、足球、 画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充分开发了学生成长的潜能,打造了一批德育工作示范校。还有,我市陆续推出的优秀师生典型,被推选为全国美德少年和全国道德模范人物候选人的于荣阳、刘振鹏等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这些都足以说明我市中小学的德育沃土已经形成。
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问题和不足。例如,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仍需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及时疏导,学生的表现还不十分令人满意;例如自制力差,逆反心理强,早恋、上网、打架、酗酒、厌学逃学等等,对此,我们不能熟视无睹,见惯不怪,也不能气急败坏,大惊小怪,要多一些人文关怀,少一些冷面对待。
造成问题的原因既有社会的,也有家庭的,还有我们学校的原因。从社会来看,因为社会缺乏起码的道德底线,使我们的许多人迷失了方向,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从家庭来看,因为家长的冷漠、放任自流、不当身教和过分溺爱,使孩子的责任感缺失,甚至自暴自弃,造成德育工作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没有形成合力。从学校来看,部分学校没有真正把德育工作放落在实处,轻德育,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能有效开展的原因。所以,我们的德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形式,不但要外化于形,更重要是内化于心,要形神合一。同时,要建立大德育观,实现德育工作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从而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三)我市2015年中小学德育工作重点,也是2015年抓好德育工作的路径和办法
1.完善“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的传递是育人的根本,孩子们价值观的形成中,如果没有了道德的元素,不能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相关,是十分可怕的。所以,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靠简单的说教,要注重于根植于学生的心灵,不能把“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简单上墙。要让它“活”起来。同时借助文化的力量,是价值观教育润物无声。具体地讲:一是要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找到合适的传播教育方式,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大脑。同时,创造各种机会,开展有益活动把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内化,在实践中沉淀,达到既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又深化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的目的。二是要小。德育工作从小处着眼、着手,我们可以抓住民族传统节日,开展经典诵读、知识竞赛,结合学校地域优势和历史、文化传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以“校园好故事”、“校园好声音”、“校园好集体”等主题活动为载体,选树在勤奋学习、志愿服务、热心助人、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方面表现突出的青少年楷模以及优秀班团集体;还可以以先进事迹报告会、主题巡讲、歌咏、朗诵比赛等形式,大力宣传校园好人好事,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三是要实。要建立和规范学校礼仪制度,丰富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入学仪式等典礼的内涵,强化仪式庄严感和教育意义,让礼仪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同时还要找准点。中小学校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特别是中学,要加强生命教育和青春期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并且各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守信、孝敬感恩、团结友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养成遵纪守法、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3.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首先,抓好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
二、以作风建设为核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育的灵魂。我翻阅了2008年至2014年师德建设的相关文件。请同志们注意:大家可以从年份递进上感悟师德建设强烈的时代要求。2008年,教育部发布了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六个方面对师德提出了明确要求;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专门提出,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2013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2014年教师节期间,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教师”,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仁爱之心、扎实学识,这一系列主要指向仍然是师德建设。这说明什么?说明师德建设与时代脉搏同跳动,与社会需要紧相连,与民族振兴同呼吸,与国家发展共命运。
今年的德育工作会议,我们强调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这不仅是我们登封教育处于特殊历史时期的特定任务,也是十八大以后、国家处于历史发展新阶段、社会发展新常态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的新要求。所以,我讲三个方面的内容:师德教育、师德宣传和师德惩戒。
(一)做好师德教育,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让教师敬业乐业
教师是知识分子。作为知识分子,不仅仅指受过高等教育,还要有某一方面的专长,更要有精神关怀和责任担当。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就要有“知”,懂专业,是行家里手,有专业特长;还要有“识”,有精神追求,有高度的职业认同和仁爱之心。所以师德教育,一要培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教师发自内心接受自己从事的职业,认识到教师职业有价值,有意义,有信心,自觉把职业规范内化到行动中去,从中找到乐趣。教师只有热爱这个职业,迷恋于这个职业,工作起来,才会尽心、热心、耐心。古代常说,天地君亲师。教师的地位可以和天地父母相提并论。教师,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事业,是一种心灵救赎和人生关怀,维系着孩子的命运,家庭的幸福和民族的兴衰。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教师”,首先是要有理想信念,充分体现了思想育人的导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育是面向未来的职业,学生就像一颗颗小草,需要教师这个园丁去浇灌、呵护。教师在浇灌中用的什么水,施的什么肥,管护的精心程度,对待小草的态度,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小草是否能够健康生长。所以,理想信念是每一名教师的灵魂之钙,也是每一名学生急需补充的思想之钙。教师有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坚守教师职业操守,就会善待身外的名利,就会耐住平凡和寂寞,就会一步步走向优秀,从而备受学生、家长、社会的尊重。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就像我们的一位教师在博客上写的那样:“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深深地体验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当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每个孩子都吸引着我,我对工作的结果愿意有一份承诺,于是我全然忘掉了时间,我感到幸福;当我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克服困难、一起享受成功,我感到了幸福;当我所教的孩子成绩有所提高,思想有所进步的时候,我感到了幸福;当我渐渐地发现,知识得到不断的充实,自身得到不断完善时,我感到了幸福。”同志们,这就是我们几千名教师中的普通一员。这位老师的幸福,没有“假、大、空”,幸福来自孩子尊重的目光,幸福来自活力的课堂,幸福来自充实不空虚。这位老师的希望更不是“高、大、上”。169个字的博客看不到豪言壮语,读不出装腔作势,听不出声嘶力竭,朴素地只有白话,满足地只要看到学生,真实的就是咱们老师所做的一切。什么是幸福?孩子的目光是幸福,孩子的尊重是幸福,孩子的进步是幸福,朴素是幸福,满足是幸福,真实也是幸福!二是要注重教师专业成长。教师面对的是人,是生机勃勃的学生。作为教师,不能只做教书匠,更要时刻站在时代的前沿,注意知识的更新和教法的改进。教学不是循规蹈矩、一成不变,而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只有抓住学生的兴趣拓展、人格形成、意志培养、思维能力的提升,才会体现出教师的专业性和高尚性。随着岁月的流失,我们付出了劳动,收获了成果,积淀了经验,成就了人生。这,也是为师者的一种幸福。三要有仁爱之心。工人面对的是机器,生产出来的是煤、电等工业产品;农民面对的是土地,生产出来的是花生、大豆等农业产品。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结果呈现,不能一味地用简单的物质,斤斤计较的名利来评价劳动果实。教师面对的是人,培育的是英才。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我们不能用工业流水线的方式对待我们的工作。教育是塑造孩子心灵的伟大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厚重的职业底色。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丰富情感的鲜活生命,这就需要教师用爱去教育和感染学生。教师的仁爱之心,不能简单等同于父母爱子女,教师之爱的含义更深远,爱的内容更丰富,爱的格局更博大,教师的爱不仅仅是一种情爱,更是一种义薄云天的义爱,也不是一种小爱,是一种大爱,这是一种对国家、民族的爱,是一种无私的爱、不求回报的爱。教师的仁爱之心是以师生相互信赖为基础的,这种信赖是尊重、理解和关怀,是高度的责任心的升华。希望咱们教师广积信爱、释放真爱、成就大爱。
(二)积极开展师德典型宣传,树立登封教育优秀教师群体形象
教师队伍建设不仅关系着质量的提高,还关乎着教育的形象,关乎着教育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所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是抓教育的“里子”,也是抓教育的“面子”。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建设的永恒主题。在师德师风宣传中,一是要搭建平台。我们今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通过师德评选、师德报告会等形式,为教师提供展示的机会,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作为学校,更要体现人文关怀,把学校兴衰与教师荣辱联系在一起。学校是什么?是老师走向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