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理论创新和重要遵循
2015年11月18日 来源: 光明日报
在去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发扬“三严三实”的作风提出了要求。总书记的论述,语重心长,道理深刻。其中包含了对历史的把握、哲学的思考、实践的总结和规律的探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内在自律和外在约束的有机统一,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动力。
“三严三实”是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理论创新
“三严三实”将党的最终目标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一条基本规律。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党根据革命或建设不同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有不同时期的最低纲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不可分割,二者要求共产党员不仅要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还要具备行为规范和实干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 “三严三实”指出了党员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和成事之要,切中现实,着眼长远,将党的总目标、阶段性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必须坚持的理想信念、党性锻炼、行为规范、工作方法、实干作风和进取精神等要求,完整统一起来,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理想信念和现实奋斗的关系、最终目标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系,回答了党的目标任务和实现这些目标任务的根本保证之间的关系。
“三严三实”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有机统一起来。党的伟大事业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紧密相连。党的十八大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路径更加清晰,提出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正在领导人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伟大事业。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接近目标,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新形势下党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党要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就必须真正做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践行“三严三实”,从修身、为政、成事,从人生观、权力观、世界观,从目标、方法、途径等党的建设的多个维度上,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和战斗力,进一步解决本领不大、能力不足的问题,努力夯实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顺利推进党在新时期的伟大事业。
“三严三实”将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有机统一起来。“三严三实”阐明了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三严”是主观认识要求,主要针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改造主观世界重在“严”,要求做到慎独慎微、自守自律、忠心忠诚、坚持原则、明辨是非。“三实”是客观行为要求,主要针对改造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重在“实”,要求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处实效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以“严”行“实”,以“实”促严,严实相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党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重要的也体现在严和实的品格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修身、用权、律己,都必须于实处用力,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践行“三严三实”,就必须把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从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把握其逻辑关系和内在要求,认识矛盾、解决矛盾,在矛盾中进步,在矛盾中发展,推动党的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实现新跨越,迈向新境界。
“三严三实”将优秀传统、历史经验和当代实践有机统一起来。“三严三实”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又深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土壤,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优秀文化在当代的新发展。修身、用权、律己、求真、务实,这些都是血脉相连、代代相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是获得广泛认可、具有广泛基础的优秀传统价值观。“三严三实”的提出,包含着对党的历史的思考和总结。党成立九十多年、执政六十多年的一条经验就是,什么时候做到严和实,党就坚强有力,就能战胜强大敌人、克服巨大困难,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党的组织就软弱涣散,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三严三实”有历史传承,接现实地气,扬时代旗帜,体现出党注重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吸取治国理政丰富营养的博大胸襟和宽广视野。
“三严三实”是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重要遵循
“三严三实”明确了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遵守的政治原则和政治规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他强调:“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践行“三严三实”,就是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始终不渝坚守党的政治原则和政治规矩,始终不渝对党保持忠诚老实,始终不渝与党同心同德。坚定理想信念,是党员领导干部精神上的“钙”,是保持对党忠诚的主心骨;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是衡量对党忠诚的试金石;严格服从党的组织原则,服从组织决定,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按制度,讲规则,守规矩,是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忠诚的铁戒尺。
“三严三实”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做到个人干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增强道德力量作为人生重要的必修课。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自觉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人品”是“官品”的基础。践行“三严三实”,党员领导干部要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戒绝不良嗜好,脱离低级趣味,抵制各种诱惑,清清白白,干干净净。思想是行为的指南。个人干净,必须要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多修炼,切实树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远大抱负,把人民的愿望、人民的期待、人民的需要、人民满不满意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共产党人的正气。深刻认识手中权力从哪里来,该用到哪里去,牢固树立正确的公私观、义利观、权力观、政绩观,居敬行简,居安思危,才能经得起权力带来的腐败诱惑,使手中的权力成为人民的福祉。
“三严三实”指出了党员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善作善成的成事之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敢’就是勇挑重担,敢于迎难而上;大胆开拓,敢为天下先”。不敢就不能。敢于担当,必须要有挺身而出、奋力而为、担当在我、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决心和意志。身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履其职,去其弊,毕其功,不断提出新要求,激发新动力,实现新目标。敢于担当还要善于担当。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都在经历深刻变化,在复杂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有勇有谋,能征善战,才能处实效功,谋事必成。
践行“三严三实”,锻造一支对党忠诚、个人干净、勇于担当、善于做成的干部队伍,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证。“三严三实”为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提出新标准、新要求,必将提振全党精气神,提升党的建设新境界,开创党的伟大事业新局面。
(陈宝生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八项规定无小事 那些“没想到”的案例
评论 2015年12月04日来源: 新华网
核心提示:三年前,八项规定出台,有些人以为这就是“一阵风”,“抓一抓就过去了”。三年过去了,回想当时,恐怕没有多少人料到,八项规定能够如此深刻改变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有媒体形容八项规定是“动真碰硬,一寸不让”,事实的确如此。近期许多让人“没想到”的案例,让百姓深刻感受到了这点。
【案例一】即使省委巡视组副组长,即使退休数年,照样被查!
12月1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发消息,安徽省委巡视组原副组长方克友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在接受组织调查。(12月1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方克友被查之所以受到众网友的关注,源于其省委巡视组原副组长身份。据了解,方克友之前曾长期在安徽省委工作,现已退休数年。其实方克友被查并不是巡视组组长被查的第一人,此前受到查处的还有曾任山西省委巡视组组长的山西原环保厅长刘向东。
这案例再次给各级党员干部敲响警钟,不仅是党员干部违纪不保险,纪检监察干部违纪也不保险,甚至巡视干部违纪还是不保险。另外,退休也不是官员的“护身符”。不管是谁,不管职位多高,不管在不在位,只要胆敢伸出腐败之手,就必然会受到依纪依法的查处。
【案例二】“顺吃苹果”是芝麻小事? 照样被处分!
12月2日,有媒体报道山东巨野县田桥镇政府办主任魏衍顺吃拿商户两个苹果没付钱,当地纪委认定其顶风违纪,造成不良影响,进行通报并对其给予诫勉谈话的处理。
“小事”,在很多干部的脑中就根本没有在乎过,诸如吃一顿、唱一会儿歌、洗几次脚、收点烟酒、“随茶便饭”……违反了,哪能就查到我这样的小官身上,法不责众的侥幸始终在一些干部心中成为吃些小饭、喝点小酒、犯点小错的遮羞布。同时,也有人说这只是人情之间的来往,又不是拿了多少,贪了多少,“小事情”。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两个苹果般的小腐败凸显出的“小官”滥权的存在,总是或多或少地负面影响着群众的价值观、幸福感和切身利益,社会的和谐度、公正度。“小事”不小,“小官”修身是大事,清正廉洁是大事,为民服务是大事,群众利益是大事。
【案例三】报备子女婚宴规模未获批准 递交辞职申请后大操大办可以吗? NO!
11月17日,陕西城固县莲花街道办事处杜家漕村村委会原主任马卫东报备儿子婚宴规模未获批准后,递交辞职申请,后大操大办婚宴。此后,马卫东被免去村党支部委员职务,并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用辞职来钻空子,马卫东的做法背离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尚俭戒奢’的要求,违反了党的纪律,损害了共产党员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此风不可长。”西安邮电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袁武振教授认为,党纪严于国法,讲纪律、守规矩是党员应尽的义务。党员代表着党的形象,不能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党员的先进性就表现在要有更高的自我要求,更要严于律己,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把握好。
对于一些“情有可原”的议论,陕西省社科院廉政研究中心特约副研究员韩伟坦陈,有些人情风俗是积极的或中性的,党纪国法可以兼顾,但是有些人情世故是负面的、消极的,甚至是恶俗和陋习,比如奢靡浪费,党纪国法就不能迁就它,而是要改变它。
【案例四】为应对清理超标办公室想办法搞“变通”? 性质恶劣,严惩不贷!
11月17日,湖北省纪委监察厅通报了一起超标使用办公室的典型案例:某市一局长张某某虽然搬到了符合标准的办公室,却设置一道暗门通向90余平方米、已挂上“阅览室”牌子的原办公室,偷偷使用。
除了类似湖北纪委公布的案例以外,其他办公超标的“花样”也不少。比如,有的将超标办公室用隔断改造成“里外间”,超标部分变成“会议室”、“接待室”等,但实际仍由自己使用;有的将个人办公室改造成多人办公室,但不过摆个样子,只见桌多,不见人多;还有的认为清理是“一阵风”,暂时挪到小办公室,过段时间又偷偷搬回原办公室享受“VIP感觉”。凡此种种表现都是糊弄上级检查,对付政策规定,必须坚决查处。
【案例五】超标0.8平方米被处罚“有些过”? 一点也不冤!
11月24日17点50分,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了教育部的通报:中国传媒大学的3名校领导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党委书记陈文申被通报批评,校长苏志武、副校长吕志胜被免职,另有5名学校干部因提供“虚假材料”被处理。
然而,有人议论,仅仅因为违规使用公车、办公用房超标就一次性处分这么多人,有点冤……由此观之,同情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而被处分者仍有一定“市场”。屈指一算,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已近3年,仍有人对中央贯彻八项规定精神的决心持怀疑态度,不禁让人心生感慨。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等认为,从近来纪检监察部门加大了对“象牙塔中的腐败违纪”案件的查处通报力度,到在全面从严治党、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员纪律处分条例》背景下加大对“小微违纪”的查处通报,可以看出一个信号,就是教育领域的反腐工作力度正不断加大,覆盖面越来越广,既要查贪污腐败问题,也要“惩前毖后”,让高校领导干部队伍不断强化廉政意识。(编辑 卢俊宇 根据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网、中国新闻网等媒体报道综编)
结语:之所以说这些案例让人“没想到”,是因为很多人认为这些违纪行为都是小事。殊不知,反映的却是权力的任性和领导意志“跑偏”。中央就是要通过严查这些“没想到”的违纪行为,从根本上改变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015-12-17 11:12 来源: 人民论坛网 作者: 沈秀操
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为干部队伍提出的“四个铁一般”的要求,既为当下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作出了新的安排和部署,又为当下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更加严守政治纪律指明了新的内容和方向,也为当下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更加务实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
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的干部队伍,提高全社会对党的忠诚度。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告诫全党,信仰缺失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牢固树立对党忠诚、绝对尊敬的爱党意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认真践行对共产党的信仰。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自我对社会的需求也随之不断提高,对社会的认识也表露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形成一种畸形的社会认识。也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道德观在一些人的心中不断被异化、扭曲和挫伤,从而产生对道德的错误认识和判断,影响了和谐社会建设。可以说,党员领导干部坚定对党的信仰,是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根基和灵魂,有助于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营造良好的信仰氛围,推动全社会认识党、尊敬党、信仰党,提高对党的绝对忠诚度。
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念的干部队伍,提高全社会对党的坚信力。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根本,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各级党校要把党性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党校党性教育单元要加大力度、增加分量,安排足够时间,形成党性教育课程体系,有效改进党性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党性教育实效。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通过参加党校学习培训、工作业务培训、法律法规培训和自觉学习活动等形式,不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最新理论成果,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理想信念教育,让理想信念教育在全社会实现深入人心、注入思想、融入灵魂,不断形成强大的坚定党的理想信念社会大洪流,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牢根基。
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纪律的干部队伍,提高全社会对党的拥护值。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考纪律。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把遵守党的纪律当成一种自觉、一种习惯,并把严守政治纪律放在首位,时时刻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认识上一致、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同心、情感上认同、行动上同步,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坚决贯彻执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要时时绷紧纪律这根弦,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懂得有所取有所弃,做到有所能有所不能,时刻心怀敬畏之心,始终清白做人、规矩办事、严格要求,切实远离低级趣味,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抵制诱惑,用始终坚信的态度激扬清浊,用严格执纪的作风落实工作;要始终保持自警自省,自觉净化朋友圈、社交圈、生活圈,做到律己律亲律友,常思自我纪律观念,对照纪律深刻反思反省,切实走稳、走直、走正,做到无愧于党、无愧于民、无愧于心。党员领导干部若能用铁一般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的敬纪律纪执纪新形象,那么社会对党的拥护值也就实现了新提高。
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提高全社会对党的信服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6月28日至29日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心底无私天地宽。”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担当需要党员领导干部善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和法治思维观察分析问题,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干工作。担当需要党员领导干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深入群众,摸实情、听真话、解难题。担当需要党员领导干部提高调查研究能力,使各项决策和各方面工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意愿。当前,面对艰巨的国家脱贫攻坚重任,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勇于担当、能够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直向矛盾和问题,主动接受挑战,大胆开拓创新,用铁一般的担当精神赢取全社会对党的信服感。
总之,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需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始终忠诚于党、信仰于党,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担当起肩上人民赋予责任与重托,更好地为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注入新动力。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显著特点
李君如
联系今天的社会实践和时代大潮,深入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我们体会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治国理政思想,以理想信念为引领,把握规律,谋划战略布局,不仅具有丰富的内容,而且具有八个显著特点。
一是,以人民为主体。在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第一次同记者见面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就提出:“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也是必须遵循的第一条原则。由此可见,“以人民为主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是他在治国理政中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原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着具体内容和要求的重要思想,包括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包括“必须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包括要“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等等。
二是,实干兴邦。务实,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从政特点。无论是他在福建工作时出版的《摆脱贫困》,还是他在浙江工作时写下的《之江新语》中,都可以看到这一鲜明特点。在他担任党的总书记和国家主席后,这一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就成为他治国理政的风格和特点。特别是在他提出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追求时,以非常明确的语言告诫我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再次强调:“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如果说这些论述反映了他的思想,那么十八大以来他的行动则更进一步体现了他实干的治国理政风格。十八大至今三年多的时间,无论是改革,还是反腐败,习近平总书记都是雷厉风行地抓,踏踏实实地干,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
三是,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相协调。为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步骤:一是思想先行,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先是从高层做起,一面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一面把各级干部的行为规范到“八项规定”精神上来。二是秉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要求,大力整顿党的作风和干部队伍。党中央认真地在县处级以上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雷厉风行地进行反腐败斗争,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治党格局和治党思路。三是在处理内政外交国防和治党治国治军各种复杂问题时,高瞻远瞩、驾驭全局,条分缕析、精心谋划,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特别是制定和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两个纲领性文件。在这样的实践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并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把这“四个全面”定位为党中央的“战略布局”。“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不能等量齐观。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也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好,全面从严治党也好,都是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四是,经济新常态和创新驱动相互促进。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治国理政,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进入了周期性的调整阶段,它和国际金融危机相叠加,使得我国经济遇到了极大的下行压力。习近平作出了“经济新常态”这一大判断,强调要通过深化改革调结构、稳增长、保民生。与此同时,他经过深入的调研和思考,认为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创新。他把创新驱动放在突出位置,提出要用创新驱动取代要素驱动的新思路,把“互联网+”看作是创新、创业的无限空间,明确要以同现代化、信息化相联系的创新、创业来破解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
五是,制度现代化和人的能力现代化相结合。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制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纲领中,我们强调的制度现代化目标,包括既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又要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因为,如果只有制度的变革,而没有人的能力的提升,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都有可能成为一纸空文,所以,我们要把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统一起来推进。事实上,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中,始终是把制度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素质、能力和价值观建设结合起来推进的。这是一个亮点。
六是,治国、治党、治军相辅相成。在治国与治党的关系上,习近平总书记秉持的理念是“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在治党问题上,敢于下“先手棋”,形成强大的震慑力,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一大特点。抓住了从严治党这个关键,治军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由于我们是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国家,国家政权机关也好,军队也好,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并由党员干部掌权的,治党是治国、治军的“牛鼻子”。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党的建设问题上,一手抓思想作风建设,包括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教育,一手抓反腐败斗争,“老虎”、“苍蝇”一起打,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苏荣等一批“大老虎”落网,整肃了党风党纪,使党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了崭新的好形象。
七是,在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化思想相融合中培育全社会核心价值观。党的问题,军队问题,和社会问题相联系。社会问题,最为深刻的,是价值观问题。在今天改革开放年代,固守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没有出路;纵容不合国情的西方价值观,也不是活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后反复强调,在国家层面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在社会层面要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在公民个人层面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培育和践行这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每个公民都能够自觉自愿地遵循、践履这样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才能在公民最大的共识和最大的参与中,治好国理好政。
八是,刚柔相济参与全球治理。在中华民族复兴历史上,中国已经从人口大国成为政治大国、经济大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G20成员国。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不渝坚持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以新的形象、新的姿态在世界上广交朋友,拓展国际空间,同时在美国重返亚洲频频向中国施压时毫不示弱。在前几届中央领导人推动建立的上合组织、金砖国家基础上,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建立了亚投行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实施了一系列对外开放的新举措。刚柔相济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反映了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的中国的时代要求,是具有丰富的并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思想内容,能够有针对性地指导我们今天实践的科学体系。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说这一思想坚持和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