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发展变化,对领导干部的思想品行、能力素质、作风表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努力使各级领导干部成为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十七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851页)要做这样的领导干部,就必须从各种复杂关系中找到“要点”。
一、从“魂、体、面”的统一中找到制高点
“魂”是指思想理想,“体”是指工作载体,“面”是指外在表现。领导干部要坚持以“魂”为引领,推进“魂、体、面”的统一,找到工作的制高点。
坚持思想领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想是人生的指南。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先进思想强魂健体,以正确理想凝魂聚气,保持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认识,在大风大浪面前坚持正确立场,在各种诱惑面前筑牢思想防线。当前,最重要的是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坚持融入贯穿。领导干部既要脚踏实地地办好今天的事情,又不能忘记远大目标。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善于将先进思想、科学理论与具体实践有机结合,使之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环节,贯穿到各自分管的领域和工作之中,推进思想理念与实际工作互促互融、螺旋上升,既使实际工作有先进思想境界而得到人民群众拥护,又使科学理论有生动实践基础而不断丰富发展。
坚持求真务实。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党的历史,我们党的传统,有热闹的形式,但是归根到底,我们是实事求是地做深入的工作。”(《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88页)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增强领导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套话,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使“魂、体、面”相一致,以工作实绩取信于民。
二、从“昨、今、明”的联结中找到切入点
所谓“昨、今、明”,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昨、今、明”具有承前启后、相辅相成、永续不断的关系。领导干部要不忘过去、立足现在、着眼未来,找到工作的切入点。
保持承接性。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曾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领导干部每到一个新的岗位,要追溯发展历史,弄清来龙去脉,接好接力棒,过去行之有效的好思路、好制度、好做法要“一届接着一届干”,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反之,动辄搞全盘否定、另起炉灶,“新官不理旧政”、“新官上任三把火”,就会使一些工作半途而废,形成“烂尾”。
把握阶段性。尽管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每个领导干部所处地区或行业的发展情况不尽相同,要善于把握分管工作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推出一些实实在在的思路和举措,使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相适应。
注重持续性。领导干部要强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着眼未来做好当前工作,努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力避寅吃卯粮、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确保当期可承受、未来可持续,促进分管工作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三、从“上、中、下”的贯通中找到结合点
所谓“上、中、下”是指上级、平级和下级。领导干部要把对上负责、对下负责和协调同级关系结合起来,找到工作的结合点。
吃透两头。领导干部既要了解上级精神,又要了解本地本单位的实情。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页)吃透两头是为了把上情与下情有机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上级精神真正贯彻落实到基层。同时,要防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欺上瞒下。
加强协调。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领导干部要善于统筹协调,把周围同志团结起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使之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为同步。要以大局为重、团结为先,加强与分管工作相关的同级部门、兄弟单位、相关领导的协调沟通,增进对自身分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创造有利于分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条件和环境。
激励下属。“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7页)领导干部最关键的是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知人善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激励机制,多关心下属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多为下属排忧解难,提振每个下属的工作干劲,激发每个下属的创造活力,努力打造一支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工作团队。
四、从“人、财、物”的整合中找到着力点
“人、财、物”是干事创业的三个基本要素。领导干部要着眼于人尽其才、财尽其值、物尽其用,抓好资源整合,找到工作的着力点。
优化配置资源。如何用好用活资源是对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一大考验。每个领导干部所处岗位不同,掌握的资源不尽平衡,人、财、物也有畸轻畸重的问题,有的是人力资源好,有的是资金实力强,有的是物质资源丰富。在领导工作中,就要扬长补短,有所为有所不为,把人力、财力、物力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力争取得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善用逆向思维。“欲求其因,先证其果”。领导干部用活资源,必须具有较高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其中,多一些逆向思维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要冷静预测每一项决策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充分考虑基层的承受能力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反应,把资源用在刀刃上。凡是有利于大局、基层期盼、群众满意的事情要多多益善;反之,要慎为或不为,防止好大喜功、得不偿失,避免“好心办坏事”、“费力不讨好”。
突出主体作用。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领导干部直接管理和利用的资源有限,可是,人民群众这个可以依靠的“资源”是无限的。因此,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重心下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实现有限资源与无限资源的紧密结合,进而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五、从“情、理、法”的运用中找到创新点
“情”,就是感情;“理”,就是规律;“法”,就是法纪。领导干部要追求合情合理合法,力求“情、理、法”一致,找到工作的创新点。
注重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是工作的“润滑剂”。领导干部要重感情,对事业充满激情,对岗位充满热情,对群众充满真情,努力赢得下属和群众的信任,使大家在愉快的氛围中努力工作。但是,不能感情用事、滥徇私情,特别是对一些合情但不合理、不合法的事情不能“开绿灯”。
尊重规律。事物有其自身的特性和规律。实践表明,按规律办事就如庖丁解牛,得心应手;蛮干乱干就如无头苍蝇,处处碰壁。领导干部要善于按照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和分管工作的发展规律办事,更新思想观念,革新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推进分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坚决防止 “拍脑袋”决策、“拍胸脯”办事、“拍屁股”走人。
分类指导。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在工作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问题属于感情问题,应加强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帮助人们增强情感认同;有的问题属于思想认识问题,应加强教育引导、释疑解惑,帮助人们增强理性认知;有的问题属于责任缺失、管理不严,应加强监督,予以整改纠正;有的问题属于违法犯罪,必须依法严肃惩处、绝不姑息。
六、从“功、利、名”的把握中找到落脚点
江泽民同志曾要求“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0页)所谓“功、利、名”,就是指政绩、利益、名声。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正确对待“功、利、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弄清“我是谁”、明白“追求什么”。这一问题事关目标定位、理想追求,要求领导干部具有正确的事业观。是中国人,就要崇尚爱国、献身、成功、立业,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共产党员,就要追求共产主义,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是领导干部,就要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其位谋其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弄清“依靠谁”、明白“干些什么”。这一问题事关力量源泉、责任担当,要求领导干部具有正确的工作观。领导干部推进工作一靠组织二靠群众,要切实强化服务群众的意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为民的工作态度、亲民的工作作风、靠民的工作方法,抓住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主要矛盾、要害部位、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集中精力认真解决,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弄清“为了谁”、明白“留点什么”。这一问题事关价值取向、执政理念,要求领导干部具有正确的政绩观。领导干部无论在什么岗位、分管什么工作,都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树立以人民利益为重的观念,破除名缰利锁的束缚,绝不能把党和人民给予的地位和权力,当作自己和家庭成员谋取私利的手段。每个领导干部在有限的生涯里,要为人民为历史留下点闪光的东西,留下点让人怀念的东西,争做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我们党追求的是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领导干部既要出实践成果又要出理论成果,才能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提供源源不断的实践动力和理论支撑。(王合清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