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处
教导处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处室部门 > 办公室 >

关于导学案制作和运用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2日

――对郭志飞老师所提问题的答复

郭老师观点:

  一、关于学案格式不统一的问题

  以前,学校有过要求,但不明确、不详细,大家就按照文中有各自认为合适的模式制作。我个人觉得,模式不是大问题,只要基本符合格式,更重要的是适合教学和课堂的需要。另外,学生一天可能要拿到六张以上的学案,如果都整齐划一,完全一样,三年下来,还不把学生都烦死了?变变格式,说不定还让学生耳目一新,更有兴趣呢?我们教材的编排方式不是也不完全一样吗?

  二、关于学案内容安排的问题

  我们今年使用的《学习指导》实际上就是分了四个部分:一、自主学习内容。包括作者、背景介绍、字音、字形、字义梳理。二、合作探究内容。包括文章主旨、行文脉络、问题设置(难点化解)。三、延伸迁移内容。一般是同类文章阅读。四、课堂检测。以练习题的形式设置题目,对课堂内容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进行检测。

  作为语文课,设置学案不可避免地要与资料重复,因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部分的内容不可改变。你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与本课无关的字词吧?你不可能让学生去探究非本课重难点的内容吧?唯一可以改变的是问题的设置,即“问的方式”变一变,就是让同一个内容用不同的问题问出来。迁移和检测这两块可以设置得更合理一点,让题目与学生的能力更切近一些。

  三、关于当堂检测环节的课堂处理问题

  这个环节的叫“当堂检测”,学校规定的是对当堂所学内容进行检测,要求必须堂堂有检测,堂堂有落实。这一环节真让我头疼,有时候,我的课堂真的难以落实这个环节。

  如果这一节课讲的是古诗文,还可以通过背诵、赏析或翻译重点语句等进行检测;如果我今天讲的是一篇小说,这节课分析了小说的结构和人物形象,也许就需要四十分钟时间,这节课就没时间进行检测。我把这节分成两节来处理,一节课分析结构,一节课分析人物,另外的一半时间,另选一篇小说进行检测,又不能保证课堂容量。还有这种分析事物的能力也不是半节课二十分钟就可以培养成的,如果是那样的话,高中的语文课两个月就完成了。还要求有课堂练习,这样的课怎么练习?要练习、要检测、我一节课是不是要领着学生分析三篇小说?四十分钟,怎么办?有人会说,不是印在学案上,让学生提前先做吗?我认为这根本不符合教学规律,如果学生提前都会做了,这节课还有上的必要吗?练习和检测是不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运用?应该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个梯度,是学会之后的去用。不学就会是设置的失败,学完才练,时间肯定不够,这应该是我课堂安排的一个难题。

我的观点:

  一、关于学案格式的问题

  关于学校对学案的编写要求,早在两年前就提出来了。2010年4月,教导编写了一本《常规教学手册》。在这本小册子的第28页,以整整8页的篇幅对学案编写及使用规范进行了文字说明;这本小册子,当时学校老师是人手一份的,并且让备课组抽出专门时间进行学习过。不过,那时候学校对学案教学的要求不是特别强烈。到了2011年9月22日,学案教学成为一种趋势的时候,教导处以表格的形式下发了《嵩阳高中教案编写规范》与《嵩阳高中学案编写规范》,人手一份。只不过,这些要求没有引起老师们的重视,所以才导致大家按照自己理解的模式制作。当然这里面也有教导处的责任,那就是没有认真检查落实,总以为下发个文件就能解决问题。

  关于学案格式,我个人同意你的观点。对于学案来讲,模式不是大问题,关键是学案制作的质量。我们在设置学案格式的时候,只对前面的课题、时间、编写人、学习目标做了硬性要求,其它则要求依据学科特点去设置。要求大家只编A4纸两面,是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一节课的容量。编多了,学生做不完,课堂讲不完,那就是浪费了。因为学科特点不同,所以即使在同一模式下,呈现出来的学案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应该不会让学生很烦的。再加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点都不加约束,那学案可能就像脱疆的野马会失控的。这样学案教学的意义就会被削弱了。同时本学科学案的传承也会成问题,最终形不成系列。最好的当然是有模式不唯模式,这样才能显示教学风格的丰富多彩。

   二、关于学案内容安排的问题

  学校在学案模板中设置的“学习过程”部分,在讲学案使用时已经说明,这部分可根据学科情况自己拟定。但要有连续性,不能今天这样,明天那样,让学生找不到方向。至于你所说的语文课,设置学案不可避免地要与资料重复一点,我不太苟同。

  是的,我们是不让学生自主学习与本课无关的字词,也不能让学生去探究非本课重难点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内容不可改变。以高二年级语文组编写的《扬州慢》学案为例:

《扬州慢》学案节选:

  教学目标:1、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2、体味忧国伤时的情感及“清冷”的意境;3、品味词中引用前人词句的写作技巧(用典手法)。

  重点难点:1、学习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手法。2、把握忧国伤时的情感,体味“清冷”的意境。

  一、自主学习

  (一)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略)

     2、背景介绍(略)

     3、解题(略)

     4、黍离之悲(略)

  (二)基础知识

     1、字音字形

     2、词义

  二、合作探究

  (一)学习小序

     1、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

     2、小序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词的感情基调,你找到这一句了吗?

  (二)赏析词作

     1、哪一个词最能概括扬州城现在的特点?

     2、“空城”之“空”表现在哪里?具体分析。

     3、下片,词人想象唐朝的杜牧来到扬州,他会是什么感受?为什么?

     4、请从上片中找出一个与“空城”相对应的词,概括昔日扬州的特点。

     5、还有哪些诗句写昔日扬州?写出了怎样的特点?

     6、词人写昔日扬州与眼前扬州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三、精讲点拨

     1、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赏析内容略)

     2、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赏析内容略)

     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赏析内容略)

  四、拓展延伸

  《忆秦娥  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内容略)

     1、请分析“繁华一瞬,不堪思忆”在结构上的作用。

     2、“虚实结合”是这首诗的突出手法,请结合全词加以赏析。

  五、当堂检测

  阅读《江楼夕望招客》思考:

     1、颈联的高妙之处。

     2、哪字统领全篇,请结合诗可简要赏析。

  附当堂检测参考答案(略)。

  这个学案暴露的问题有三个:1、把学习目标设置为教学目标,虽一字之差,但观念有别。教学目标侧重“教”,学习目标侧重“学”。2、合作探究与精讲点拨问题设置太多,没有围绕目标进行。3、当堂检测答案附在后面不妥,虽有利于学生理解,便不利于学生思考。

  如果依据学案内容学习这一首词的话,我觉得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把整个学案上的内容都理解并掌握,至少需要两个40分钟,这样学生也未必都能会。如果这份学案是与资料重复的话,我觉得可以做如下修改,除了“问的方式”变一变,还可以让内容变一变。拟设计如下:

  一、自主学习

  熟读词前小序、词作、课下注释,回答下列问题:

     1、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

     2、找出小序中表现作者感情基调的句,抄在下面。

     3、画出你在词中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4、结合注释,看一下词中哪些句子有古人诗词的影子。

  二、合作探究

  再读词作,思考:

     1、作者的情感是怎样表现的,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2、这首词语言富有特点,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3、作者忧国伤时的情感体现在哪些方面?整首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三、拓展延伸

  阅读《忆秦娥  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内容略)思考:

  “虚实结合”是这首诗的突出手法,请结合全词加以赏析。

  五、当堂检测

  阅读《江楼夕望招客》思考:

  这首诗是如何写景的?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

  这样设计也许不是最好的,但它可以自始至终围绕目标进行,我认为在学案中,与目标无关的东西再好,也要删去。对于学生来讲,诗歌鉴赏一首诗能一得就已经很好了。把这首诗的“得”放在手法上,通过拓展和检测巩固一下,这样应该比什么都讲要好一点。所以,编写学案并不是对资料的重复,是自己对教材、课标、考纲理解的一个展示。这样更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

  三、关于当堂检测环节的课堂处理问题

  当堂检测主要目的在于检测一节课学生的达标情况;强调节节检测,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效率,避免出现低效课堂和无效课堂。对传统的语文教学而言,落实堂堂检测确实有难度,也不易做到。而且还给人以没有语文味的感觉。这种情况我想不只出现在我们学校,其它学校的语文老师肯定也面临这个问题。

  那么怎样做才能两全其美呢?

  如果学习的是古诗文,诚如郭老师所言,还可以通过背诵、赏析、翻译等进行检测,如果是一篇小说,那可怎么办呢?

  如果是小说,这节课的目标是引导学生梳理结构、分析人物,怎能保证又有容量又有检测呢?我想这可以分两种情况,即长篇幅和短篇幅。若是一篇分量重的长篇幅小说,结构和人物就可以分开进行;若是短篇幅,则不必。因为短小说的结构或者人物往往有一者是从简,尤其是结构,简单提一下就可以。分开分析后,怎样进行课堂检测?我觉得可以化长为短,这节课分析的是篇章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那么检测可以用小小说进行,也可以用段落结构进行。前提是这种检测必须是有用的。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个故事,故事要包含这四个部分。分析人物的情况与此类似。虽然分析事物的能力不是半节课或者二十分钟就可以养成的,但二十分钟的个数多了,学生的能力自然就养成了。练习、检测的形式不拘,关键看学生有没有理解掌握。

  还有关于学案的使用,学案发在上课前一天,目的就是让学生提前做。如果学案学生提前都做对了,说明学案设置的问题没有层次,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前做学案的目的在于提出问题、生成问题,在课堂上解决问题。这一点,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这也许不符合教学规律,但它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如果学生真的能做到学案上的题全部解决,语文两个月完成任务又何妨?那样还可以多省出些时间让学生看更多的书。有不妥之处,还请继续探讨。

上一篇: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下一篇:教学中问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