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择校”,各高中校长抓阄抽取生源是河南省新郑市高中招生的一道风景。而支撑这一风景的,是当地政府转变教育发展思路,扶弱促强,使城乡学校实现从硬件到师资均衡发展的举措。这就是得到教育部肯定的“新郑模式”。
新郑市是一个60多万人口的县级市。 1997年以前,新郑市仅有两所普通高中。那时,新郑每年中招都要上演“择校大战”:新郑一中好学生“挤破头”,二中却为生源差“皱眉头”。上高中难,上一中更难,引来社会一片责难声。
从1997年起,新郑市政府在投资新建三中时,开始改革招生办法,逐步减少一中优先录取名额,使三所高中均分生源。即由教育体育局对中招上线考生电脑排位,由三所学校抓阄抽取,使各校生源基本均衡。2004年以后,新郑市又新建了两所高中,变为5所高中均分生源。
均衡生源为校间打造了平等竞争的平台。一中校长助理王福民说:“以往一中录取的都是尖子生,老师即使睡大觉,好学生照样上大学。如今要想保住名校的牌子,就得下工夫了。”二中教师苏凯霞说:“按过去那种招生办法二中再努力也赶不上一中。现在比高低,拼的是实力。”2006年河南省高考理科状元就出自二中。
生源均衡仅是为改变“择校”迈出的第一步,政府重点扶持弱校,使各校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基本相当,才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在“扶弱促强”原则指导下,近年来新郑每年投入近亿元资金,重点改善薄弱学校和建设新校。新郑还通过从优势学校抽调骨干充实新校、弱校的办法,推动师资均衡。新郑三中建校之初,就从一中抽调了10名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
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 2003年,新郑市在实现城乡教师同工同酬的基础上,给边远农村教师每月增加了50元津贴;有计划地优先安排农村教师进修;抽调名师到薄弱学校任职、兼课。经过多年坚持,新郑农村教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在生源、硬件、师资等基本均衡的前提下,各校竞争激烈,比肩前进,促进了教育规模和水平的整体提高。 2006年,新郑市高中在校生已是9年前的5 倍。20D6年高考5所高中上线率不相上下,而新郑市高考上线人数、上线率等指标,已连续6年居于全省前列。
高中教育的均衡发展带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新郑模式”的魅力所在。依据初中综合考评成绩,给初中学校分配高中入学名额,是新郑市的另一个创造。
过去,由于乡镇初中办学条件差,有的地方甚至连续几年没有一名学生考上高中。从1998年起,新郑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每年对乡镇和学校进行综合评估,将各校初中生人数、巩固率、办学条件、教育管理、教学成绩等都纳入评估,并据此分配高中招生名额。每年中招前,根据各初中综合评估得分,一个乡镇一个分数线确定上线名单,再由电脑按成绩排位分组,高中校长抓阄。
这一改革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升学竞争”转向了“办学竞争”。特别是乡镇党委、政府兴办和支持义务教育的职责得到了体现,一度衰落的山区初中又红火了起来。记者了解到,目新,新郑城乡中小学在硬件设施等方面差距已不大。全市已有145所普通中小学达到郑州市标准化学校标准,占学校总数的83%,是郑州所辖各市县达标率最高的。而初中学生巩固率也由10年前的60%提高到96%以上。
“新郑模式”历经10年发展,逐渐步人良性循环,赢得了群众支持。记者在新郑市街头进行随机访问,学生家长无不对“无择校烦恼”感到欣慰。
但是,均衡教育是否会影响教育品牌和特色的争议在新郑一直没有停息。一些想上一中却被分配到二中的学生家长就曾到市政府上访,按综合考评成绩给乡镇初中分配高中招生名额,也曾被指责为“人为制造教育不公”
但实践证明,均衡与特色并不矛盾,只有均衡才能实现广泛的优质。曾任新郑一中教务主任、如今担任新郑二中校长的陈明说:“在资源基本均衡的条件下,新郑各学校都在争创特色。一中是老牌名校,多年形成的深厚文化积淀和校风仍是其优势;二中以人性化管理凝聚师生,正努力形成自己的风格。”
新郑市教育体育局长朱德民总结说,均衡教育资源,必须要有恒心,仅凭一股热情,搞一阵风是不行的。地方党委、政府能否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坚持“扶弱促强”的均衡政策,最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