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运用新的课程理念在不断创新课堂教学,但从一些“新课堂”中却折射出一些学校和教师由于未能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所蕴涵的基本精神与理念,犯了形式化、片面化的错误。一些教师在多媒体使用、小组合作讨论的组织、学生评价等方面存在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伴随新课堂而产生了种种负面心理效应。这些负面心理效应值得我们反思。
克服多媒体的“边际效用递减效应”。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从人的生理的角度来进行解释,认为效用即满足程度是人神经的兴奋程度,外部给一个刺激(消费某种物品给以刺激,如吃面包刺激胃),人的神经兴奋就有满足感(产生效用)。随着同样刺激的反复进行(消费同一种物品的数量增加),兴奋程度就下降(边际效用递减)。
利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变抽象为直观,化空洞为充实。然而,在某些公开课上,教师从头到尾都用多媒体,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像信息,几乎一举手一投足都有声像图文来配合。多媒体使用过滥,使学生产生对多媒体的“边际效用递减效应”。
使用多媒体要注意遵循“适度”“恰当”的原则,要能够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内容,切不可由于过多使用,使课件变得杂乱,进而冲淡教学主题,误导学生。多媒体再好,毕竟只是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始终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教师必须深入地研究教材以及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明确所使用媒体的性能与教学目标、教学目的的关系,把握好课堂信息量,多给学生一些反思、自我教育的空间,千万不要让辅助教学的课件弱化学生的学习效果,阻碍教师的健康成长!
克服合作讨论中的“链状效应”。有一句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链状效应”。它是指人们在成长中的相互影响的作用。就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链状效应”看,其作用也是双向的――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走进新课堂,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教学情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让学生合作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的讨论,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学生窃窃私语自得其乐;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静当“忠实”听众;更多的是某几个学生侃侃而谈,异常活跃,甚至出现打闹现象。这种“活而无序”的消极的“链状效应”,使合作讨论学习走向了形式主义的极端。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新课改中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为广大教师所倡导和运用。但公开课上千篇一律的分组成为一道略煞风景的“风景线”,成为了调动课堂气氛的重要砝码,成为了评价教师是否有课改精神的一个标准。通过合作讨论学习,可以使学生在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相互启迪,既发展自己的个性,同时又以自己的个性影响他人,但分组讨论充其量只是一种学习形式,培养的是合作意识和团队观念,而现实中的合作学习却求其形而失其神。所以,教师应宏观调控小组合作讨论过程,把持理性课堂,积极引领课堂活动从形式走向实质。
克服评价语言的“德西效应”。心理学家德西做过一个实验:让一些学生解答妙趣横生的智力难题。开始,对所有学生都不奖励,接着把他们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学生,每解答一道智力难题就给予一定的奖励,另一组学生不给任何奖励,然后在两组学生的休息或自己活动时间里,实验者观察发现,尽管奖励组学生在有奖励时解题十分努力,但在自由活动时却只有少数人在继续自觉地解答。无奖励组的学生却有更多的人热衷于尚未解出的智力难题。人们称这种现象为“德西效应”,即过度的外部奖赏影响内在兴趣。
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评语,尽量从正面、积极的方面加以引导。”所以,不少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不管对错,为了激励学生,教师都违心地或夸张地对学生进行褒奖,像“你回答的很不错”“你的想法很独特、有想象力、有创造性”等等。“不分青红皂白”一味肯定和表扬,甚至过度赞赏就会产生激励的“德西效应”。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课堂学习表扬,对受表扬的行为起到积极的强化作用,而过多过量的表扬则可能失去固有效力,易使学生陶醉于表扬之中,并把受表扬当成课堂学习的目的。我们鼓励学生、尊重学生并不等于要放弃实事求是。在鼓励赞赏的同时,教师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更要敢于对学生说“回答问题有待完善”或“你还需要继续努力”等话语,及时对学生给予客观的评价指正,使学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训,明确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