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一些悄悄的脚步声会被人们记住。
1942年,“班主任”这一岗位名称最早在陕甘宁边区绥德专署开始使用。尽管班主任这个岗位很不起眼,但其工作质量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弦,只要有孩子在上学,家长们就要关注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为此,我曾写过一首诗《美丽的中国岗位》。
我属于很喜欢这个岗位的教师之一。13年来,我一直努力用“研究”这一教育行走方式给这个中国化岗位注入真挚、智慧、美丽的内涵。
在理论研究中建构实践根基 我认为,一个不具备理论研究素养的班主任,既不会具备独立的、稳定的实践立场,更不会将实践层次提升到专业、自觉、自为的水平。这是我坚持做理论研究的价值预设。
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种有价值追求的社会行为,它不是价值中立的实证――实验科学行为。班主任的教育活动既不能避免和当下的社会――文化情境中的价值观念相联系,也不能避免和具体的教育情境的实际条件相关联,所以班主任工作不会存在普遍适用的一般教育规律或“药到病除的妙方”。因此,班主任工作理论的深层价值在于唤醒觉悟、启迪智慧,而不是为了提供实践指南,更不是为了提供周到、精确的操作程序。因此,班主任工作理论应出自经常与一线班主任进行智慧碰撞的作者之手,应是社会科学视野中建构起来的文字形态,应引导班主任以一种超脱的眼光追寻有智慧色彩的日常实践。这是我坚持做理论研究的目的定位。
基于上述认识,13年来,我坚持做理论研究。我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阅读、整合、内化大量的理论文献;二是试图对班主任工作现存的基本问题进行解答。研究中,我把自己的研究心得凝华成了文字,并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先后发表了《班主任工作的现存不足与变革思路》《实践对接:班主任工作理论应用的范式转型》《班主任的教育哲学追求》等一系列文章。在这些文字中,我欲对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基本问题、现象进行系统回顾与哲学思辨,以便能够找到班主任工作的逻辑起点与价值本体,给我的教育实践提供思想根基、智慧启迪。
尽管我发表的经过多次修改的文章中有6篇曾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显示了我的研究水准,但严格意义上讲,我总结出或发表的文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论研究结果,大多数属于班主任工作研究的“应然状态”的总结,很少有“实然状态”的描述。换言之,我对于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概念界定、命题确定、主张提炼、价值判断,大抵是按照其应有之意去理解、去解释的,至于它们的实有内涵,我解释得很少。因此,我所做出的一些“应然状态”的总结,其实本身已是不用证明的公理、现象,我只是给它们增加了一些新的实践证明而已。这些文字能在多大程度上超越经验理性,我目前仍没有十分的把握。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问题就是课题
很长时间以来,班主任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在研究与实践中,我也深受这些问题的折磨。因此,我尝试着把这些基本问题当课题去研究,并试图对它们的解决做出价值判断与理论推演。
――班主任工作实际上是一种主业,但现实中却无法立即改变它“兼职”“副业”的形象。那么,到底实现哪些突破才能赋予班主任工作以主业形象?最终,我把研究总结整理成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探析》(见《班主任之友))2010年第1期)一文。在文中,我从对“中小学缺了班主任行不行”“谁都可以做班主任吗”“班主任到底是干什么的”三个问题的回答中,先论证了班主任工作是主业,然后又分析了理论支撑不到位、政策落实不到位、社会支持不到位等主业地位落实的现实困难,最后提出明确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与素质结构、明确班主任工作的冲突内容、实施捆绑式评价等应对策略。
――目前,全国约有450万名班主任,绝大多数班主任并不愿意做班主任。怎样才能吸引广大教师做班主任?我把这一问题当成课题来研究,最终形成了《机制建构:打破班主任“任用荒”的元基点探寻》(见《班主任}2010年第1期)一文。我认为,对于一种职业的某一岗位来说,极少数个体不想做是个人的问题,但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做,就不再是个人的问题了,而是这一职业中规定人的制度设计存在不足。从这两种意义上分析,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应该以科学的资格认定制度、继续教育制度等机制来吸引教师担任班主任。
――偌大一个班主任群体,在完成日常工作时,理应有个可以共同遵循的工作范式,那么,班主任有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工作范式?如果有,怎么划分班主任的工作范式建构时期?在研究中我形成了《班主任专业化:工作范式的转型》(见《教育管理》2007年第3期)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改革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见《班主任之友)2009年第1期)两篇文章。我认为,班主任的工作范式从存在范式危机到呼唤范式转型,共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前范式时期、范式初建时期、呼唤范式转型时期。只有建立了班主任的工作范式,广大班主任才能拥有可以共同遵循的标准。
――每个班主任每星期都要上一节班会课,那么,广大班主任应遵循什么标准去上班会课?全国约有450万个班级,每个班级每星期有一节班会课,那么每个班级每学期约有20节班会课。把这些数字统计起来,班会课的数量大得惊人。但是,目前班会课却没有课程标准(从国家到地方均没有),导致班会课的群体效益不佳,不同的班主任个体按照自己的理解去“上”班会课。尤其是班会课和学科课堂是有很大差别的,那么,差别体现在哪里?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在实践中,我以我所在的初中学校的班会课经历为总结基础,形成了《三年制初中班会课课程标准》~文。对于一个班级而言,班会课应该立足本班实际,按序列来上;对于一节班会课来说,要突出强调“备学生”,明确目前绝大多数学生需要什么,然后才能去备内容,明确要给学生哪些东西、怎么给他们。
――班主任是个中国化岗位,对它的理论研究也应是中国化的,那么,怎么体现呢?在研究中,我形成了《实践教育学:班主任工作理论研究的立场设定》(见《教育参考}2007年第8期)一文。我认为,探讨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基本问题,理论视野应该放到全球范围内依旧存在班级授课制的国家,但要解决的问题却是中国独有的。因此,班主任工作理论研究要有牢固的中国情结,进行基于中国立场、反映中国问题、汇聚中国经验、凸显中国风格的改造、升华、结晶, “生长”出真正的本土原创理论。
在解决上述问题的时候,我提出了一些主张、观点,这不是歪打正着,更不是剑走偏锋。我是一线班主任,实践者是我的第一角色,因此,我力图将问题的解决建基于自己的实践基础上,更能够服务于自己的日常实践。但终因我的学力匮乏而无法企及,对很多问题的解读和回答没有多少理论品味,只是一种理想的模型设计,尚待检验。
日常工作就是课题
如果说,通过理论研究解决班主任工作的基本问题,我的研究思路还是“在天上”,当我把日常工作当作课题时,我的研究思路终于“落地生根”了。在研究中,我力图边完成日常工作边进行研究,两者同期互动,以求我的教育理解的超越与日常实践的自由。
比如,给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帮辅,就是班主任的一项日常工作。对此,我确定了“个性化学习模型推荐”的研究课题。给学生推荐个性化学习模型就是依据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目标和当前学习状态,为学生组织适合的学习材料,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情况指导学生完成个性化学习。在具体实践中,我确定了三个研究重点。
――学生信息收集系统的建模。明确要收集的学生信息的类型。第一种.)c,-J-比性信息。这些信息收集全了,适用于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分类管理与指导。这也是目前广大班主任普遍在做、擅长做的收集行为(收集一摞作业适合判断谁做对了谁做错了,收集一份成绩单适合对比谁考得好谁考得不好,自习课站在教室门口观察谁在学习谁不学习和任课教师沟通是询问谁表现好谁表现不好等)。第二种:基本信息,包括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这一类信息适用于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辅导。第三种:即时性信息,包括班主任自行发现或班干部反映的关于某一学生的衣着、表情、语言等信息。这一类信息适用于班主任给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这三种信息有时候有交叉,界限区分并不十分严格。
――家长参与课程设计系统的建模。研究家长参与课程设计的意义、途径、内容与实施策略。家长参与课程编写,主要是为了自己的孩子的个性发展。因此这一课程临时定名叫“生本课程”。“生本课程”是一种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目标指向,以学生本人为设计主体,班主任、家长、任课教师参与设计、实施的课程。
――学生的学习记录与使用系统的建模。一是研究学生如何记录自己的学习情况;二是研究教师怎样收集学生的学习过程情况;三是研究教师如何分析、使用这些学习记录。
“素也至美,朴也无敌”,朴素是自然的、至美的。从这个意义上分析,我把日常工作当课题进行常态性的研究,不刻意雕饰,也不追求时尚,是一种朴素的研究范式。尽管我的研究行为是朴素的,在工作中悄无声息地进行,但也是遵循了严谨的研究流程的。
班集体的成长就是课题
每带一届学生,我都把这个班级的班集体成长作为课题来研究。为了每一个班集体的成长,我的研究实践就是为每个班级开设“班本课程”。
班集体作为一个生命群体,班级中的学生的成长有个性化的需求,更有共性的要求。把学生共性的需要整合起来,用课程开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就形成了各个班级的“班本课程”。因此,“班本课程”是指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任课教师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不属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一个部分。它完全出于班级学生的需求,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以形成本班的班级文化为目标指向。为了科学地研制“班本课程”,我确定了严谨的研发规划,保证“班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持续性的、不断改进的过程。
根据四届学生的实际.在经过系统的研究后,我分别形成了《自己教育自己》《燃烧生命激情》《幸福是什么》《个性的魅力》的班本课程。比如,我之所以给1998级(3)班的学生编制《自己教育自己》,是因为这一届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行为习惯散漫。如果想有效地改变这些学生的成长现状,再像以前那样依靠纪律约束、老师监督等常规途径、策略是不起作用的。他们对这些策略已经熟悉到只需轻松地一抵触,我和任课教师们就会疲于应付。因此,我必须尽量摒弃外在控制的管理策略,转向对内在成长意识的唤醒,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
对于一个学术边缘人来说,我做这一研究是很费劲的,但我也明白,研究一个班级的成长,我遭遇的一次次理论假设的不成立、一次次研究方向的偏离与调正、一次次意外收获的惊喜,其实是我在以多元化的形式庆祝自己正慢慢地读懂每一个班级,独特的班级文化正在形成。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课题
鲜活的学生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存在,其生命发展都处于变动不居中。因此,要想真正造就所有学生,我必须将每一个学生视作一个课题来研究。
2001级(7)班组建班级时有68名学生,在征得学生的同意后,我结合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水平、思维品质等具体情况,给每个学生确立了一个符合其实际的科研课题,并把学生也纳入了研究体系,让学生和我一起研究他们的成长。比如,我为学生马国力设立的课题是“马国力学习超高效策略的开发研究”。因为马国力身体状况不佳,一个学期经常有几个星期不能上课,最长的时候多达两个月。到初三毕业前,我和马国力一起开发出了三万多字的适合马国力使用的预习、听课、复习、自学、考试等学习策略。尽管马国力在校学习时间比一般学生短,但他在学习上照样具备绝对的领先优势。
由于科研课题确立到了每个学生身上,经过前测、可行性分析、帮辅策略的论证等,我对每个学生的性格、学习水平等了如指掌,在帮、辅、引导学生时,就有了很强的针对性,给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最合理的发展方向和途径。学生自己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便能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新的自我发展迈进,从而最大可能地实现自己在初中这个年龄段独特的生命价值。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i”因为喜爱这个岗位,对班主任工作研究,我心中一直怀着宗教般的虔诚。13年来,我日问“奋力拉犁”,而研究的反思与总结则多于晚间进行,我于灯下笔耕不止,手起笔落问写了不少文字。但是仍有那么多我发现的问题我却解决不了,便有了深深的无奈与怅然!13年来,这种无奈与怅然一直伴随着我,和窗外浓重的夜色一样始终围绕在我周围,挥之不去,也挥之不舍。我很喜欢用马头琴演奏的《天上的风》,每晚长时间劳作后,总喜欢闭眼沉浸在琴声的悠扬里。尽管旋律苍凉,但我每次都听得心热:何来何往啊,中国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