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时光荏苒,转瞬而逝。即将进入“知天命”之年,回想自己在教育战线奋战的三十年,特别是任校长的十几年,感悟良多。在此,愿敞开心扉,略谈刍荛之见,还望大方之家指正。权当抛砖引玉,如能得到大家的指教,我将深感荣幸之至,定将化感激为力量,以更大的热情为教育事业再尽绵力。
汤汤江河,碧波荡漾,流动不居,堤岸看似桎梏,实则对他们更有“爱的呵护”。制度亦然。“非规矩不能成方圆,非准绳不能定曲直”,制度看似羁绊,实是维系一个集体存在与发展的最为基本的要素。大到一个国家――犹如东流之江河,小到一个学校――犹如潺潺之溪流,要腾起浪花,滚滚向前,都需要以“制度为岸”。
著名西方管理学理论“热炉法则”告诉我们,各项规章制度应当成为一座烧红的“热炉”。制度“热炉”具有四个原则:一是警告性原则,“热炉”外观火红,不用去摸,也可知道炉子热得足以将人灼伤,有事先警告的作用;二是必惩性原则,“热炉”决不会留情面,只要你一碰到它,毫无疑问肯定会被火灼伤。是真的烫人,绝不是唬人的摆设,它非常坚决和严肃,说一不二;三是即时性原则,当你碰到火红的“热炉”时,立即就会被灼伤,没有时间差,也不会拖泥带水,及时快速有效。四是公平性原则,“热炉”不管贵贱尊卑,不分男女老少,不论任何时候,谁碰到火红的“热炉”,都会被灼伤,“热炉”面前人人平等。正因为制度拥有“热炉”四原则,它才能够具有不可撼动的权威性与约束力,才能在管理工作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
制度是管理的基石。每一个集体和团队都有自己的“天条”,即各项规章制度。制度明确规定了职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好像是标明了在哪里有“热炉”,一旦碰上它,就一定会受到惩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令行禁止、不徇私情,真正实现管理上的“热炉法则”。
海尔集团有项规定,所有员工走路都必须靠右行,在离开座位时则需将椅子推进桌洞里,否则,将被处以罚款。在奥克斯集团的各项纪律中,有一项规定是开会时不得有手机铃声,若违反,每记铃声“捐款”50元。在奥克斯集团内,无论大会小会,都不会受到手机铃声的干扰,即使是刚进奥克斯的新人也知道必须养成这样的良好习惯,绝不触犯。
如此著名企业细微之处都有近似“苛刻”的规定,其用意无非是希望全体员工拥有一种强烈的观念:制度和纪律是一个不可触摸的“热炉”。与此相同,真正高效的学校管理,必然要靠制度来运行。制度是保障学校良性发展的生命线,制度规范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培育传统,传统积淀文化,文化塑造灵魂。依规矩,定方圆;建制度,聚人心;促发展,更和谐。在十几年的校长生涯中,我一直让“制度治校”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一环,构建制度大厦,用制度捍卫公平,用制度聚拢人心,让制度形成力量,让制度升华文化,让制度“携手”人文,“制度治校”铸就了二中的“钢铁团队”,使我校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制度捍卫公平
“不患贫而患不均”,公平与正义是最大的和谐,“公生明,偏生暗”,“公则四通八达,私则一偏而隅”。
学校是一方心灵净土,一处精神特区。亚当斯提出的公平理论认为:“公平在激励中起重要作用。”公平公正是不断修正管理方向的罗盘,是利于克服管理顽疾的“良药”,是强化“团队精神”的“凝胶”。我始终认为,要用“公平”捍卫“公平”,“公平公正”的制度便是对“公平公正”最为有力的捍卫。
让制度捍卫公平公正,我们首先保证各项制度公平公正。我们向来十分重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从教师的一日常规管理,到备课、说课、听评课,再到作业布置、考试流程、成绩考核等,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事事“有法可依”,面面“有章可循”。不给管理留死角,不让制度有缺陷,我们充分考虑广大教职工的根本利益和学校发展大局,逐步建立健全各种规章管理制度。制度一旦制定,它便“铁面无私”,甚至“冷酷无情”。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高于一切,高于人情,高于权力。没有人为因素,没有人情偏颇,没有暗箱操作,没有远近亲疏。在二中,制度说了算,对事不对人。不管是谁,触碰了制度这条“高压线”,就要接受相应的惩罚。制度成为捍卫公平公正的“铁面包拯”,成为我校打造公平和谐校园不可撼动的“保护神”。
“法之不行也,人之不力也。”要让学校始终保持跨越发展的高速度,永远充满旺盛的发展活力和强劲的竞争力,创造出更多的“二中奇迹”,就必须通过“制度治校”实行强而有力的管理。有了公平公正的规章制度,就有了“热炉”里可供燃烧的燃料,而组建一支敢于管理、善于管理的管理队伍,便是向这台熊熊燃烧的“热炉”里面添加一把助燃剂,使得这台“热炉”火焰更烈,火势更猛。我告诉二中每一位职工,更告诫自己,学校规章制度是我们共同的行为规范,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作为二中的一名员工,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我提醒自己和学校的管理者必须横下一条心,把这台“热炉”真正地烧热烧旺,永不降温,确保学校的任何环节都必须按照规范运作,用“钢铁般的制度治校”,用我们的正气捍卫学校的正气。
在中层例会上,我多次明确表态:“希望各位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监督我,同时也希望全体教职工监督各主管校长、各中层领导,也希望各教职工之间相互监督,让我们共同打造二中这片净土、这片蓝天。”与此相同,学校的每一项规章制度适用于每一个二中人,尤其适用于二中的管理者。我多次强调,只要是利于学校发展、利于广大教职工利益的制度,我们就必须严格遵守,不打折扣地去执行。
当然,执行严格的规章制度,难免会带来一些不愉快,自己可能也会得罪一些人。我告诉自己,别人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学校有学校的难处,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树正气。作为一校之长,容不得我计较个人得失,唯有毫不动摇地捍卫学校的正气,遵规守纪的正气才能形成,各项工作才能正常开展,才能换来学校的长远发展。
制度聚拢人心
管理无情,制度无情。制度是严格的规范,是铁的纪律,是冷冰冰的不可逾越的围墙。严格的管理往往使人望而生畏,如果不能顾及成员们的情感与心理需求,组织内部就很可能弥漫消极态度甚至是抵触情绪。长此以往,就会严重削弱集体的凝聚力与战斗力,这样“严”反倒成了一种“害”。
在二中,我们用制度聚拢人心。学校主动寻求制度管理之美,渗透“天地之性,人为贵”的理念,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全校师生的利益和需求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努力做到“制”而有“度”,以使制度聚焦出最大的“热能”,聚拢起最大的“人气”。我们让每一条制度都成为集思广益后的民主集中,成为严谨条文下的公正合理,成为可操作的具体做法。在二中,制度不是挂在墙上、镶在镜框里的“死规定”,而是印在教工内心、镌在教工脑海里的“活镜子”。奖与惩,得与失,付出与回报,效率与公平,理解与尊重,都可以到制度那里去衡量。渐渐地,制度的约束在二中归于无形,遵守制度成了二中每一位教工的一种习惯、一种自觉。
“提前三分钟候课”,起初是我校为实现课堂无缝隙交接、强化教学管理而出台的一项规定,如今已成为二中教师大有作为的又一“舞台”,被注入更多的内容、更多的精彩。教师提前三分钟来到教室,或察言观色,了解学生情绪变化;或释难解疑,发现学生能力增长点;或营造情境,课堂提前预热……渐渐地,“提前三分钟候课”已不再是为了遵守学校的规定,不再是一种约束与羁绊,而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成了一种美丽的期待……就这样,制度如春风拂面,让二中人心平气和,从而愉悦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像细雨润肤,让二中人心悦诚服,从而“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制度形成力量
制度高于技术,制度形成力量。为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新希望集团将“严厉和宽容”作为管理方略。集团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不允许搞下不为例,不允许打半点折扣。曾有人建议新希望集团的总裁陈育新将“严厉”改为“严格”,但遭到了一向从善如流的陈育新的拒绝。他认为,只有将严格上升到严厉的程度才能表达他“钢铁般”的本意。在数年前,新希望集团美好食品公司,还是一个连年亏损几百万元的公司,在直接归属陈育新掌管后,第一年就转亏为盈,之后连年盈利以千万元计,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靠什么?总经理杜诚斌道出真谛,靠员工“十不准”戒规。这些戒规条款每一条都几近苛刻,但正是对它的严格执行,培养员工形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这就是制度的力量,让新希望集团高效率运转。
“法而不行,法非法也。”严厉体现公平,严厉体现胆识。我经常对每一个二中人讲,二中需要发展,二中必须发展,我们没有丰厚积淀,没有优质生源,我们必须干事创业,我们必须办优质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必须打造“中华名校”。二中各项规章制度是保障二中发展的“钢铁长城”,不能形同虚设,每一个二中人必须以大局为重,二中制度不容亵渎。我经常提醒二中的管理者,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宽容是有限度的,决不允许包庇和纵容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出现。
制度重于泰山,制度形成力量。“力量来自公正”,按章办事,有令必行,有令必禁,违令必究,奖惩分明。古人云:“赏罚不明,百事不成;赏罚若明,四方可行。”在二中,学校制度保障学校发展,形成最为有力的力量。
制度升华文化
制度是文化的一种载体,管人重在管心。教育是生命的对话,是心灵的交流,是精神的创造。学校管理更要关注人的心灵世界。我认为,制度治校,不能过于强调外显的行为控制,不能过于强求机械的统一要求,不能过于追求短期的轰动效应,那样只能带来人们的抵触情绪,形成阳奉阴违、工作消极、做表面文章的“颓废文化”。当制度内化为所有师生的日常习惯,“物”的尺度变成师生“心”的尺度时,学校管理会变得从容、自然、文明,犹入化境,游刃有余。在二中,我们让制度去关照心灵世界,让制度内化为二中人的自觉行动,并转化成二中人的心理习惯,努力将制度升华成为一种优秀的文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学校发展的保障,二中人由衷体会到制度是为学校发展保驾护航,而不会感到制度的束缚;领导做工作率先垂范,出了问题“首当其冲”,让二中人切身体会到“二中没有特权”、“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评优评模、晋级晋职、奖惩得失,先有量化细则,根据自己表现“对号入座”,“一把尺量到底”,二中人不会遭遇不公,真正体现“付出就有回报”;“有令则行,有禁则止”,自觉捍卫制度尊严,“有所为,有所不为”,一切为了学校的利益,二中人感到一切尽在情理之中……
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说,制度只能把三轮车拦在校门外,而文化则可把孩子送到温暖的教室。制度是“纲”,纲举目张;文化是“魂”,魂归魄生。制度升华为文化,由“规定哪些不能做”变为“倡导哪些应该做”,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渐渐地,二中制度便升华为二中文化,凝聚成二中精神,并熔铸在二中魂魄里,形成了一种可持续的教育力量。
制度携手人文
“用钢铁般的纪律治厂,以慈母般的关怀善待员工”,陈育新希望集团的管理方针很好地诠释了“制度的刚性”与“管理的人性”之间的完美结合。制度治校,严格执行制度,这本无可厚非。但“制度的刚性”与“管理的人性”之间难免会发生冲突,缺乏人文关怀的刚性制度很可能给教职工带来“伤害”,伤害他们的工作热情。制度的刚性之剑必须在人文关怀之水中淬火,二者有机融合,做到“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自由又有纪律,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这才是管理的理想局面。也正由于此,我们始终把“以人为本,制度治校”作为我们的管理思想,“以人为本,制度治校”成为了我校的立校之本、治校之基。
制度的刚性不容损害,我们一方面强调保持制度的权威性,一方面注重对教工的人文关怀。我要求包括自己在内的二中每一个管理者,学会正确舞动“制度”与“人文”的双色飘带,注意工作程序的透明化,必须争取大多数教师对学校工作的认同与支持。对违反学校制度的教工,要交流在先,惩处在后。在惩罚处理时,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好这些同志的思想工作。不搞“不教而诛”,全盘否定,做到就事论事,“不连坐”,“不翻后账”,消除他们的心理症结。我要求每一个管理者注重对教师的“多维评价”,勿以“一眚掩大德”,多留意教师的优点与进步,注意呵护教师的自尊心与工作热情,让他们时刻感到来自学校的理解与尊重,时刻保持激昂的工作状态。
“以人为本”与“制度治校”二者一柔一刚,刚柔相济,如同并行的双轨,使学校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又仿佛张开的双翼,助力二中迅速腾飞。我想,正是我校很好地处理了二者的关系,全体教师才享受到了真正的人文关怀,学校才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发展。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以制度为岸,二中的航船破浪起航,跨过暗礁,渡过浅滩,驶向成功彼岸。制度捍卫公平,制度聚拢人心,制度形成力量,制度升华文化,制度“携手”人文,让制度成为保障学校发展的力量,二中一路前行,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