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
办公室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处室部门 > 办公室 >

中小学校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2日

  价值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培养和造就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积极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工作,是当前整个教育系统包括基础教育领域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学生发展质量的重要工作。

  首先,中小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从提高校长和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开始。校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态度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态度和理解;教师能否正确认识和积极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开展针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建议有关培训机构或学校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为主题的培训活动或学习活动,提高广大校长和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性认识和情感认同,结合社会发展要求和学校发展实际认识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其次,结合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中小学校价值教育的具体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非常丰富,如何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和社会经验特点,把这些比较一般的价值目标和道德要求转化为具体的价值目标和道德要求,是在中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例如,“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在小学阶段可能应该紧密结合小学生个体的日常生活来进行,教育他们说实话、做实事、重承诺;到了初中阶段可能就应该引导学生讨论个体诚实守信的价值追求和社会制约因素,帮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不仅是一种个体美德,而且是一种社会公民素养;到了高中阶段,有关诚实守信的教育可能就应该从个人立场扩展到组织、制度、政府或其他专业领域,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组织诚信、制度诚信、政府诚信、学术诚信等更加复杂的制度安排。没有这种具体的转化工作,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一方面可能会显得抽象,没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可能会原地踏步。

  再次,开展以校为本的行动研究,摸索中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规律和有效方法。价值教育和价值形成的过程,不仅涉及到认知的因素,还涉及到情感、意志、行为、信念等各种心理因素。一个人从观念上“知道”了某一个价值范畴,但是内心却并不认可它,实际生活中也缺乏意志力去实践它,那么根本不能说这个人形成了这种价值素养或具备了这种价值品质。所以,价值教育不能完全诉诸于认知主义的路线。而且。在中小学进行某一种价值教育之前,学生可能已经接受了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念,所以,如何有效地开展价值教育就更加需要深入探讨。

  最后,中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重在坚持、贵在创新。中小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需要经过一个相对比较长的时期,需要经过认识上的反复强化,态度上的反复比较,意志上的不断较量,实践中的不断证明。因此,小学、初中、高中应该相互衔接,学校和家庭、社区应该相互配合,形成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的合力。同时,中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还面临着形势复杂、经验不足、理论支撑缺乏、教师素质不是完全能够达到理想标准等制约,因此,中小学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应该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大胆地发挥校长和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勇于创新,善于总结成功和失败两方面的经验.逐步探索有中国特色、反映中国国情、凝聚中国教育工作者智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新模式。口

  (作者简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基本理论和教学哲学。)

上一篇:关于责任   下一篇:实施作业配餐 力求减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