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处
教导处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处室部门 > 办公室 >

嵩阳高中构建道德课堂的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1日

 

  一、课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近年来,尽管课程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长期以来,由于升学考试的竞争和压力,以及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仍然频繁出现,为此,我们必须站在道德自觉的高度和育人的立场来审视课堂教学,依照道德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来分析和矫正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不道德”甚至“反道德”的现象与问题。立足于学生现实学习和生活需要,着眼于学生后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响应郑州市等上级部门的号召,以“构建道德课堂,提升师生生命质量”为目标,把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

  二、课题的界定

  道德课堂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高品质课堂形态,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者秉承道德的准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愉快和幸福,得到学业与身心的全面发展。道德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家园。对学生而言,道德课堂强调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今天的健康成长”与“明天的幸福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让学生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得以身心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地发展。对教师而言,课堂是教师生命延续的舞台,是教师追求卓越的过程,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完善人格,实现生命的价值和幸福。

  构建道德课堂的实践研究是指在道德课堂理念的指引下,对以往的课堂教学和教育行为进行全新地审视、持续地反思、深入地总结和科学地矫正,真正解决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让课堂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使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使课堂洋溢道德的光辉,绽放生命的活力,体现人性的光芒,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生活中不断提升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生命质量和生命境界,打造全新的课堂文化。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课堂生活是师生人生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生命的充实与展开过程。着眼于人的一生的发展,本课题所指的道德课堂生活还应从教室课堂、校园课堂延伸到家庭课堂、社会课堂。落实《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及构建道德课堂实践研究、郑州市道德课堂实施方案的要求,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关心社会教育,帮助子女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贯彻新课程理念,形成道德课堂教学观。

  新课程改革首先是教育目标、教育理念的更新,构建形成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课堂教学实践范式。本课题研究的首要目标是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贯彻,使全体教师形成道德课堂教学观。

  2、通过构建道德课堂的实践,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堂文化。

  在道德课堂教学观的指导下,依照道德课堂的内涵、特征和要求,重新审视课堂教学,探索道德课堂的实践模式,优化课堂生态,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堂文化。

  (二)主要研究内容

  1、道德课堂的策略和规律的研究

  道德课堂是人性化教育的理想和追求,没有现成的固定模式可循。不同学科、不同教师、不同教学情境下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和结构却是共同的。基于此,我们在道德课堂的理念下,对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关系、教学检测、教学反思等诸要素进行整体的研究和反思,从而探寻道德课堂的实践策略和规律,实现教育教学理念的根本转变。

  2、道德课堂实现模式和教学案例的研究

  在构建道德课堂的实践研究中,各教研组和各学科教师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道德课堂实现途径和策略,呈现丰富多彩的道德课堂模式和文化。如幽默课堂、爱心课堂、趣味课堂、自主课堂、高效课堂等,都是道德课堂的实践形态。在道德课堂实践中,通过课堂观察、教学回顾、访谈与调查等,总结和积累成功的教学案例,并通过对案例材料的分析和研究,促进成果物化和推广,进一步把道德课堂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3、道德课堂中师生关系的研究

  在课堂教学结构诸要素中,师生关系是最重要、最灵动的一组关系。道德课堂强调教学是师生交流和沟通的过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师生心理相容、情感交融,课堂上教师善教、学生乐学,气氛活跃而适当紧张,不同层次和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因此,本课题将把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从而形成全新的道德课堂教学关系。

  4、道德课堂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健康持久的教育变革必须依靠教师。构建道德课堂的首要条件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有效推动。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共同参与者,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教师为学生发展服务,学生也为教师提升服务,教师的职业定位必须从自我奉献走向与学生共同发展。在构建道德课堂过程中,本课题把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和方式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从而建立新型的教师文化。

  5、道德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和制度保障的研究

  构建道德课堂离不开教学评价体系的改进和完善。道德课堂教学的评价应着眼于师生生命质量、生命境界和幸福指数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本课题将在对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扬弃中,研究和探寻符合道德课堂要求的评价标准和办法,通过评价活动,促进教师全面诊断教学过程、调节矫正教学行为,实现道德课堂的目标。构建道德课堂也离不开制度的保障。本课题要研究和建设道德课堂的保障机制和制度体系,改进现行的学校管理制度和教学管理制度,促进道德课堂建设的顺利实施。

  6、道德课堂相关理论的研究

  建设道德课堂必须以扎实的理论为基础,构建学校特色的课堂文化也必须提升到理论层面。本课题将借助有关郑州市局和登封教研室的力量,开展相关理论研究,为构建道德课堂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四、研究的基础

  (一)理论基础

  1、以人为本的课堂道德观

  从伦理精神与道德价值的视角关注课堂教学,应首先体现以人为本的道德理念。课堂不仅有教学效率、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科学性、规范性的要求,同时还有合理、善良与幸福等道德性的要求。道德课堂着眼于教师和学生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着眼于学生的充分、全面、多元和自由地发展,着眼于学生愉快、和谐的精神体验,应当具有鲜明的教育价值观和明确的道德目标,应当服从和服务于道德的标准。

  2、全面的教育质量观

  从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高度来看,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必须确立全面的道德的质量观,必须树立全面的多元的评价理念。这一质量观应满足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和终身幸福。

  3、课堂道德与道德课堂的有关理论

  当前众多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十分关注课堂道德与道德课堂的理论问题。鲁洁教授提出课堂教学的根本是“要把人当人看”;叶澜教授呼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要关注人的生命的整体发展”;陈会昌教授倡导“尊重、平等”的教育观,为学生成长创造“肥沃的心理土壤”;等等。国外的教育机构和学者也十分关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课堂范式,如美国的“美式课堂”、“自主课堂”、“有意义的课堂”和“为理解的教学”等。

  (二)实践基础

  目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积极开展道德课堂的有益尝试,涌现出不少新型课堂教学范式。如:六环节教学法、三阶段课堂教学模式等等。这些教学改革实践正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起到很好的提高课堂效率,深受学生欢迎的态势。

  在师资培训和理念更新方面,我校也做了不少前瞻性的工作。如: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各项培训,聘用外教、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已成功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网络培训。这些名师骨干将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为我校构建道德课堂、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研究的方法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方法

  根据本课题的实践研究的特点,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经验总结和实践验证等方法。

  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研究策略,在研究中策划实践,注重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诊断、计划、实施和反思,适时进行评价、调节、矫正和完善。

  案例研究法:通过对道德课堂实践的个案研究与聚类分析,归纳道德课堂的推进策略,并促进成果物化。

  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前面实践阶段的总结和分析,为后面阶段的研究提供指导和支持。

  实践验证法:通过实践对课题研究的一些构想和目标进行验证,适时采取纠偏与调节措施,为进一步的实践研究明确方向。

  (二)实施步骤

  课题动员和启动(2010年6月-7月):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发放田宝华局长的《合乎道,至于德》,对全校开展构建道德课堂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

  学校诊断和方案制定(2010年7月-8月):学校依据道德课堂的相关理念和要求,认真总结多年来课程改革的经验和作法,对学校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的自我诊断,全面梳理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违背道德要求的现象和问题,找准突破口,明确主要目标和方向。在总课题理念框架下,结合实际,确立学校的子课题,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学科教师和有关教学管理人员也可结合实际确立个人课题,在学校组织下开展道德课堂实践研究。

  课题实施(2010年9月-2011年5月):全面实施课题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形成独具特色的课堂文化。子课题组对课题的实施进行过程管理和指导。

  阶段总结(2011年6月):课题研究以学年为周期。学年末完成并提交子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总结;收集、整理研究资料、经验总结、案例成果。

  六、预期研究成果

  (一)本课题研究的最主要目的和成果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取得具有学校特色的道德课堂文化的实践成果。

  (二)形成课题研究报告集,获奖、发表论文集,以及教学案例集等有形成果。

  (三)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适合道德课堂要求的评价体系和制度体系。

  七、研究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子课题组,全面负责课题的实施。

  子课题负责人:刘秋珍

  子课题组成员:孙世卿、冯朝现、邱占银、蔺雅丽、秦小玲、罗淑娟、张三林、王瑞生

  (二)措施保障

  1、课题实施情况将纳入教研组长考核系统。

  2、课题实施过程中将举行相关培训班、学习报告会等活动,以提高学校和教师的研究能力。

  3、结合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有步骤地举行成果展示、交流与评奖等活动,调动教师积极性;课题阶段总结时将组织开展结题成果评奖,出版成果集和案例集。

                          登封市嵩阳高中

                        二○一○年六月二十日

 

 

 

 

 

 

 

上一篇:道德课堂十八条   下一篇:学案教学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