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杨银付
光阴荏苒,改革开放转瞬已30年。这3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教育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我国小学净入学率从1978年的94.0%提高到2007年的99.5%,增加5.5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从1990年的66.7%提高到2007年的98%,增加21.3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1990年的26.0%提高到2007年的66.0%,提高40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0年的3.4%提高到2007年的23%,提高19.6个百分点。我国教育经费占世界教育经费的比例不到3%,却支撑了这样庞大的教育体系和受教育人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成就。30年的教育改革发展大抵可分为五个阶段:
一、拨乱反正,重新确立教育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阶段(1978-1985)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社会历史背景,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与之相适应,对教育的认识也由“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的工具”发展到全面看待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教育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得以重新确立。
一定程度上说,国家的改革开放始自教育领域,1977年邓小平同志恢复工作后自告奋勇抓教育和科技,首先选择以推翻“两个估计”为拨乱反正和解放思想的突破口。1978年恢复高考,并恢复向外派遣留学生。学校教育迅速摆脱混乱局面,走上了正常的轨道。
1978年5月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和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极大地解放了教育界。一场关于“教育本质与职能”的讨论拉开序幕。这场讨论或论争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最重要的影响就是逐步促成了“教育既服务上层建筑,又服务生产力”、“教育既促进社会发展,又促进人的发展”这些基本共识。
随着邓小平同志作为第二代领导核心地位的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教育理论也逐步丰富和完善。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始终从社会主义的战略全局和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高度,重视教育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反复动员全党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倡导尊师重教,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发展和改革纳入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之中。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首次将教育确定成为今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之一。此后的历届党代表大会,无不强调教育的重要性,直至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二、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调整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教育体制阶段(1985-1993)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社会历史背景,是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大潮。随着《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并成为指导这一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1985年的《决定》明确指出,就整个教育而言,最大的弊端,乃是在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僵化模式。对此,《决定》明确提出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思想,指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
在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上,《决定》首次提出了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历史性任务,认为这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础一环。明确要求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放在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位置。《决定》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选择。一是增加政府教育投入,明确提出“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二是坚持分类指导。三是坚持体制与机制改革,例如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职业教育领域,提出要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高等教育领域,则明确要求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四是组织保障,成立国家教育委员会,统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
回顾23年前的《决定》,亮点有许多,而其最重要的亮点乃在于其精神:深入调研,找准问题,对问题讲深讲透,特别是指出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僵化模式是教育工作中的最大弊端;解放思想,强调改革;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事求是。而《决定》简洁、直接的文风,亦为人们所称道,从另外一种意义上说,也是改革勇气的体现。
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深化改革阶段(1993-1999)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社会历史背景是,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要求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在这一背景下出台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成为指导这一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纲要》提出了到上世纪末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和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具体目标。为了实现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坚持协调发展,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办学效益,实行分区规划,加强社会参与”的发展战略。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是高等教育各项改革中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成效最为显著的,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打破了过去“包分配”和“包当干部”的传统模式。与此同时,高等教育逐步建立了成本分担制度,实行普遍的缴费上学制度。
这一时期启动、展开了中央业务部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包括共建、调整、合作、合并。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条块关系问题,二是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三是政府与学校关系问题。这三个问题中,第一个问题解决得最好,部门办学的体制得到了根本改变。原来国务院有关部门直接管理367所普通高校,改革后只有111所,且其中绝大部分为教育部直接管理,只有少数是行业主管部门管理。但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好,改革不仅是“换婆婆”,更重要的是“解放媳妇”。受多种因素影响,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提到的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问题至今未得到很好解决。
回顾历史,《纲要》中的三个亮点为人们所谨记:一是从实际出发确立了“低重心”的教育发展战略,把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我国90年代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二是提出实施“211工程”,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办好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三是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要求2000年达到4%;同时提出社会各方面都应增加对教育的投入,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即“财、税、费、产、社、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阶段(1999-2003)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社会历史背景,就是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整个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教育担当起培养创新人才和民族复兴的重任。在这种背景下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成为指导这一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探讨自上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但《决定》的颁布标志着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整个教育工作的主题。《决定》颁布后,素质教育迅速呈现国家推进、全面展开、重点突破的态势,在加强德育、课程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等方面都有显著的进展。
这一时期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大幅扩招的时期。其背景有增加高等教育机会、拓宽“独木桥”、为素质教育创造宽松环境的因素,直接的原因则是遭遇亚洲金融危机。从1999年到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连续7年扩招,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增长,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快速增长,从1998年的850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2700万人,年均增长13.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快步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
回顾历史,这一时期的教育,既注重提高质量,又强调加快发展特别是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其初衷是希望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并拓宽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创造条件。但由于客观上扩招较快,如何进一步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以及之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也为人们所关注。
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同时强调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阶段(2003-)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社会历史背景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就对教育领域提出了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提高教育质量成为教育工作的重点,而促进教育公平也成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目标。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指出,“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认真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更首次把教育列为民生和社会建设的第一条,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提高教育质量延续性地成为这一时期教育工作的又一个重点。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就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作出重要批示,素质教育再成热点。2006年,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主题。目前教育工作中,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仍然不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仍然薄弱,社会上要求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呼声依然较高。从教育内部来说,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从全社会来说,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内外协同长期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促进我国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改革开放30年五个阶段的教育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良多:
1. 3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离不开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离不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离不开教育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这是30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灵魂和主线。今天,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之上,仍应该继续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 30年来,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我国制定了比较适合自己国情的教育发展战略。一是坚持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二是确立低重心的教育发展战略选择,并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重心逐步上移;三是强调教育结构的丰富性,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四是坚持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类指导,从实际出发确定战略优先选项;五是力求处理好教育发展中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目前正在起草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考虑我国教育在新起点、新形势、新期盼下的发展战略选择,更加注重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进一步加强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结合,提高教育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贡献和知识贡献能力。
3. 改革创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教育发展最快的30年,也是教育改革最深刻的30年,而且正是丰富而深刻的改革保障了教育事业发展宏伟目标的实现。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坚持抓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完善教育政策。例如,1985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为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宏大目标,根据当时国情,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国家调动地方发展基础教育的积极性,地方同时依靠人民群众办教育。这一次的体制改革促进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快速普及。2001年第二次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针对地区间第一次体制变革以来各地基础教育发展差距,提出以县为主。2005-2008年新形势新任务下第三次变革,则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实现义务教育政府办,并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4. 坚持渐进式的改革策略,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在促进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推进教育公平。坚持从易到难、有选择的渐进式改革路线,较好地处理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意在减少改革的阻力和降低改革的风险,实践证明是成功的。但渐进式改革也造成新的问题不断积累,今天的改革已处于深入区。
5.30年来,我国坚持优先发展战略的政治承诺是明确而坚定的,但需要进一步体现在公共教育投入上。30年来,我国教育发展方面的目标基本上达到了,但是教育改革的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其中一些方面因教育内外各方面的制约,长期未能突破。温家宝总理最近指出,教育体制亟待改革,教育水平亟待提高,教育投入亟待增加。三个“亟待”,特别讲明了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紧迫性。这也是我们目前正在研究制定中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所要特别关注的。
6.3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表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教育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以促进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例如在对各级各类教育性质的认识上,要处理好公益和私益的关系,准确定位;在教育发展的目标上,要处理好数量与质量、普及与提高的关系,统筹兼顾;在教育发展的政策选择上,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既促进教育发展,又促进教育公平;在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上,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确政府与市场作用的边界,既要避免教育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又要转变政府职能,避免政府对教育公共服务的大包大揽;在教育决策主体与程序上,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处理好集中治理与分散治理、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的关系,也要处理好政府决策与利益相关人决策的关系;在教育改革的推进策略上,要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以及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大胆进行试点,稳妥渐进推广。
3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最突出的成就,就是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我国现在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接受教育特别是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与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必须从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教育的优先发展、科学发展,既促进教育发展又促进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