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两起和升学考试有关的新闻都引起舆论热议。一是从2009年起,单一的“统一选拔考 试”将在浙江省退出高考历史舞台,除了高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也都将成为能否被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中国青年报》4月17日)。另一起是网友向媒体爆料,称学校发送给家长的材料中有关于深圳中考录取的优惠措施:“对于深圳金融界高层的子女,加10分投档录取”(《南方都市报》4月19日)。两起事件,正好将时下关于招考制度改革中的两种意见倾向引爆。
对于升学考试,我们听到的批评不少。基本上,批评者都带着一种理想追求,积极主张对考试制度改革以消除弊端,建立一种没有缺陷的考试制度。十全十美的制度当然好,问题是,任何一项制度都避免不了存在缺陷,任何制度都只是在一定现实条件下的最不坏选择。
如果充分考虑现实条件,时下的考试制度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国家也曾取消过入学考试和教学考试,并且也曾经过一些教育权威者的论证,可造成的结果大家有目共睹。现今的考试制度,就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后做出的选择。
事实上,现行考试制度的优势还是不言而喻的。其选拔出来的人才,在世界范围内大都受欢迎。比如,香港高校争抢内地高考状元,国外高校青睐国内名牌大学的学生。北大法律系教授孙东东曾介绍,作为教育部的顾问,他接待了好多国外的教育考察团,人家一致认为中国的高考制度好。美国匹兹堡大学瑞斯妮克教授坦言,中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不应放弃,而应该完善。很多学者认为,我们在国外的留学生,基本功普遍比较扎实,为学术延续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内的基础教育。他们很担心,这样或那样的考试改革,会把一些好的东西给改掉了。
对于考试制度来说,公平是首要价值。如果损害公平,则制度完善就失去了前提。而我们考试制度改革面临的最大的现实,就是考试的公平性受到严峻的挑战。浙江放弃单一的统一选拔考试,对现行考试制度的改革力度很大,目的是弥补现在考试制度的缺陷。这一改革如果能按其理想设计运行,当然很好。但任何理想的设计,都要在现实的条件实行。浙江将高考录取的成绩改为高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三个项目,三项录取成绩里,前两项客观性好把握,但综合素质评价,主观性大了。在潜规则盛行、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猖獗的现实语境下,自然会给人很多的担忧:会不会有内幕交易,会不会弄虚作假?
而这些担心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去年,河南省驻马店高级中学有两个“省级优秀学生”指标,结果,3名候选人都是本校教师子女。2006年高考,鞍山竟然出现这样的现象:几乎连篮球都没摸过的学生,居然成了篮球项目国家二级运动员,获得加分。二级运动员的证书,实际是花钱买的。而时下,各类高考加分,更让我们看到有关部门公开为一些群体谋特权,典型如对金融界高层的子女加10分投档录取的规定。
如果完善考试制度的改革,恰好让人乘虚而入,破坏了公平性,那么,这种改革肯定是要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