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宁夏作为首批高中新课程实验区进入了新课程教学阶段,在无先例可循、无经验可依的情况下,各个学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与矛盾。三年来
,宁夏教育部门与各学校不断地总结与改进,高中新课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四大问题困扰新课改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改)是根据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思想而展开的,其核心内容是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素养,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推广素质教育、抛弃应试教育,这个人人叫好的想法,在具体实践中却遭遇了很大的困难。最为突出的首先是教师观念问题。历史沉淀下来的多年的教学观念并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课改之初,大家对新课程不以为然,在实践中采取应付甚至抵触的态度。银川九中就曾经在教师中进行过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你认为是否有必要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认为有必要的只占了37%,认为没有必要的占了32%,无所谓的占了31%;而对"你对新课程有什么认识"的回答中,类似于"瞎折腾""不合国情""雾里看花"的回答也不是少数。
其次是教学中内容多、任务重,与课时紧张的突出矛盾。新课改中新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有了重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包括选取的知识内容和知识点的改变,知识内容的编排体系逻辑结构改变,知识点的教学要求改变,重视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一年的实验之后,有些学科老师普遍感到课时不足,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之间矛盾很大。
再次是教师对新的教学方式不适应。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老师授课、学生接收为主,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难以有效落实。新的教学方式对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课堂驾驭能力都有相当高的要求,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觉得有点力不从心。
最后是评价问题。一是终结性的高考评价问题,二是相对于高考的学段学习学分认定问题。这也是新课改以来,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学生家长都最为关心的问题。在我国现有高考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建立更加完善的高考评价体系以利于新课改的进一步顺利实施成为新课改讨论最多的话题。有些老师甚至担心如果高考制度不改,最终会使新课改"穿新鞋走老路"。
--转变教师观念是新课改取得成效的关键
新课程进入课堂之后,宁夏教研部门与学校之间、教研员与一线老师之间,形成了"扶上马,陪你走全程"的长期协作关系,在实际工作中研究解决问题,使新课改越走越好。
新课程的主阵地是课堂,实施的主体是教师,宁夏实施高中新课改过程中首先注重的是教师的培训问题。宁夏银川一中、二中、九中、永宁中学等各个学校都组织了对学校领导及各级教师的新课改培训班,转变广大管理人员和教职工思想观念。
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要求对教师分两步落实的培训。第一步:新高一、新高二、新高三三个年级的岗前培训;第二步:已在"进行时"状态的三个年级的跟进式培训。不同时段的培训确定不同的培训策略和培训重点。
在教学方式改进方面,宁夏要求做到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及教师自我反思的统一,促进教学工作的改进。在专业引领方面,不仅靠专业教研人员,也要靠校长、骨干教师,同时发挥好教师间互为引领的作用。银川市第二中学副校长赵晓龙介绍说,学校内老师结成教学研究同伴,同伴互助可以随时随地以各种形式来展开,或课间的交流,或对信息的提供,或对学习心得的传扬,或对某一方法的质疑,或对某一疑难的请教、讨论,实践证明效果很好。自我反思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得力途径,可以有效防止教师述而不作或作而不述的片面发展倾向,教师要养成习惯性的问题意识,有开放的心态,请进来,走出去,勇于剖析自己,善于表露自己的教学困惑,养成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对于教学内容多,与课时紧张的矛盾,刚开始一些学校采取加课时的方法,这是有悖于新课改精神的。因此,银川一中等学校提出了优化教学设计,改善课堂教学状态的解决办法。要求实验教师除了开展教材研究,力求准确把握必修模块教学内容,还要求教师提高自主构建学科知识的能力,提高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通过抓住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法两个途径来解决。
比如,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教学中一个重点研究课题,银川一中就在提倡以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生自主活动中采取探究在教学重点内容上展开、课堂上关注全体学生、追究学生探究学习结果的方法。
关于评价体系问题,银川市教科所所长张建才认为,目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已实现与高考的"软挂钩",即在现有录取模式的基础上,将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以文字形式呈现,电子化后提供给高校。在现阶段,与高校招生录取以考分为依据的"硬挂钩"不同,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只作为高校录取时的参考。
而宁夏教育厅教研学研究室主任贺弘炜认为,要全面地认识高考与新课改的关系,新课改不能由高考来发挥"指挥棒"作用,不能单以高考评价新课改。银川二中副校长赵晓龙说:"我们认为高考不可回避。但从学生培养来看,高考不是唯一目的,只是目的之一,重要的还要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全面发展。"
目前,银川一中建立的"三位一体"的学生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学业发展水平监测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建立学生发展性评价报告册,作为学生学分认定的重要依据;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模式,展示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成果,让他们感受自己的成长。这种评价体系通过关注"过程"而促进"结果"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成长。
--高中新课改初见成效
宁夏通过首轮三年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在教育观念、教师水平、学生学习方法、学生评价方面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在观念上,近三年来,广大教师对课程改革经历了一个从困惑、到接受、到自觉的过程。经过反复培训,深入实践新课程的主要精神、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正在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广大教师能够自觉地用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进行教育教学,初步改变了传统观念和传统方法。
在教师教学水平方面,通过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开始自觉阅读理论书籍、教师间的交流明显增加,教师对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形成了,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了对自己教学的反思、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提高。
在学生学习方法方面,受惠于新课程的广大学生,改变了对学校、教师、书本的看法与学习的态度。有师生形象地描述:"教师的胆子越来越小,学生的胆子越来越大。"由于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自我学习和主动发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在学生评价方面,改变了原来的以学业成绩评价为主的方式,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评定,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当然,新课程改革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贺弘炜说,比如解决高考命题中的技术性问题,进一步完善和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主要是考后招生问题。另外就是要改变社会上以能否上大学来评价学校、老师、教育的观念问题,而这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但是既然选择了新课改这条路,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