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素质教育”后,时至今日,素质教育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更多地在探讨和实践如何把素质教育不断地推向前进。在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关注下,社会各界经过广泛讨论,形成了一个共识:素质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全方位全员推进。就教育内部而言,这些年为推进素质教育究竟采取了哪些措施?又取得了哪些成效?今后将如何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记者日前采访了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请他们重点就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生健康工作作了介绍。
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进行时
“我始终关注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步子还需加大”……教育话题一直是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问题,而其中许多问题都直击近年来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建设: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
在江苏省南通中学的校园里,看不到乱扔垃圾的现象,课间有学生义务打扫卫生间,车库里1000多辆自行车排成一条线……这所学校正是通过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日常教育,在生活细节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近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认识到,教育的目标是育人,做人的根基是立德,他们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努力使德育蕴含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
贯彻中央“8号文件”取得了积极成效
“近年来,教育部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战略高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得到进一步加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姜沛民这样说,据他介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明确德育的内容、要求和方式,使德育形成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的教育体系。不断改进学校德育课程建设,不断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积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同时加强德育工作在各门课程中的有机融合。
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为重点,以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一股厚重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文明风尚相融合的校园风气正在逐步形成。
把民族精神的培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2006年以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完善和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注重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引导中小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逐步养成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团结友善、刻苦学习、积极锻炼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
出台加强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大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从制度上保证,专人负责,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积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国家彩票公益金和各地财政的支持,在全国90%的县共建设2500多所面向未成年人的综合性校外活动场所。通过建立青少年社区服务制度,开展“红色旅游”活动,鼓励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感受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形势政策教育。认真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姜沛民强调,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去年教育部等部门组织的素质教育系统调研表明,当代青少年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反应敏锐、追求时尚,更具有讲究实际、公正公平、敢于竞争等一些现代思想品质。他们对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普遍而强烈的认同感,爱国主义的情感和思想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不断上升,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富于创新的一代。
针对薄弱环节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姜沛民坦言,近年来教育部门为加强德育工作做了很多努力,但“重智轻德”的现象依然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初高中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现象并没有实质改变。这种情况一是挤占了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的时间,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二是从更深的层次讲,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教育的目标。
他分析说,这种情况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既受社会就业形势、用人机制和升学竞争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又有历史文化传统的因素,还有思想观念等问题。一些党政领导习惯用升学率来评价当地教育工作和学校的办学水平;一些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分数上,德育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不少家长只看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一些新闻媒体热衷于炒作高考状元和升学情况。总之,学校、家庭、社会还没有形成“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强大合力。
“因此,中央一再强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要进一步加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姜沛民介绍说,就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来说,要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德育工作在思想观念、形式内容、方法手段、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政策保障等方面的不足,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以认真解决。
一是把义务教育阶段作为突破口,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认真贯彻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不许随意增减课程,严格执行学生作息时间安排,保证学生有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
二是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教育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把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评纳入学生评价标准,把德育工作的情况作为学校评优和对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负责人考核的重要内容,促使学校和教师更重视德育工作。
三是要进一步强化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环节。建立完善学生参观学习、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等制度,精心设计和安排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劳动和实践活动,把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情况记入学生成长记录。在校外工作中,也要把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与学校开展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四是要大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和制度,选聘优秀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并鼓励教师愿意当班主任,努力当好班主任,特别是要保证班主任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管理班级工作、指导团队活动、与家长交流沟通等方面上来。建立健全全国优秀班主任的表彰制度,加大对优秀班主任的宣传力度。
“今年要围绕迎接党的十七大,突出形势政策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感受新变化,迎接十七大’主题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信息平台,组织全国中小学生同时上形势政策教育课,课后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主题团队日和班会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生活新变化、社会新气象、农村新面貌、科技新发展、国际新形象、未来新蓝图。今年9月‘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期间,各地各校也要围绕这一主题。”对于今年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姜沛民着重强调了这一点。
【链接】
2004年,教育部与中宣部共同制定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并建立了“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制度,从2004年开始,将每年的9月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2004年,教育部修订并下发了《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同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
2005年,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
2006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
2006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
“十五”期间,利用国家彩票公益金扶持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工作,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建设综合性的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目前已有833个校外活动场所建成并投入使用,接待了2500多万人次的学生参加活动,辐射人口达1个亿。该项目惠及国家贫困县396个,改变了这些地区长期以来没有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