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
办公室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处室部门 > 办公室 >

从“汇率之争”看中国经济应对之策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4日

  新华网北京12月5日电(记者张旭东、安蓓、韩洁)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复苏之路并不平坦。围绕汇率问题,各国之间纷争、摩擦不断。一时间,有关“货币战”的言论甚嚣尘上,人民币汇率其间也承受较大升值压力。

  冷静观察,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背后,其实潜藏着热钱冲击、资产泡沫、通胀预期、贸易保护主义等诸多困扰中国经济的问题。中国经济应如何应对?

  国际“货币战”余波未了 人民币汇率依然面临考验

  11月初,美联储又抛出总额达6000亿美元的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政策甫出,美元大跌,市场担心全球流动性过剩状况进一步加剧。其实,今年9月、10月间美元汇率的持续走低,就已将多国货币卷入升值漩涡。

  面对美元贬值,日本政府通过干预汇率使本国货币贬值。为缓解经济过热、通胀及资产泡沫压力,巴西、印度、韩国等新兴经济体和加拿大、瑞典等部分发达经济体央行纷纷加息予以应对。

  “未来数年,这一挑战会长期存在!过度泛滥的流动性冲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造成汇率利率波动以及贸易摩擦升温。”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说,这在原本不平衡的全球经济结构中又增加了新的不平衡因素。

  明眼人十分清楚,“货币战”纷争背后,其实是一些发达国家出于本国经济和政治的需要,持续将压力向外转嫁。有些国家话锋直指中国,以迫使“人民币汇率升值”。

  今年3月份,一些美国国会议员就宣称,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从而加剧了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并威胁要对中国出口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此后,“人民币汇率低估”的言论不绝于耳。

  其实,造成世界和有关国家贸易不平衡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产业分工调整形成的,人民币汇率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而中国自2005年7月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到2009年底,人民币汇率就已上升了约21%。

  鉴于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耶・布朗夏尔表示,即便人民币和其他亚洲主要货币升值20%,最多只能帮助美国出口实现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1%的增长。

  尽管在中国央行6月19日宣布重启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但人民币外部升值压力丝毫没有减轻。9月29日,美国众议院以348票对79票的表决结果,通过了主要针对人民币的《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

  根据美国的立法程序,该法案在众议院全院通过以后,还要通过参议院的审议。不过,近期市场仍在担忧,美国曾宣布于首尔G20峰会后推迟发布的汇率报告是否会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汇率升值压力不减 增大宏观调控难度

  爆发两年有余的国际金融危机阴霾尚未散去,当前各国经济复苏进程不均衡,各主要经济体间的摩擦与博弈有日渐升温之势。基于这一背景,人民币汇率依然存在外部较大升值压力,这无疑加大了国内宏观调控的难度。

  汇率压力的背后,是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行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针对的都是中国出口产品。

  更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容易引发国内经济风险。“主要发达国家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增强的情况下,国际流动性持续流入国内,在加大物价和资产价格上涨压力的同时,也增加了流动性管理的难度。”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如此表示。

  今年以来,老百姓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国内物价上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CPI同比上涨4.4%,涨幅创25个月来新高。其中,新涨价因素占3.0个百分点。

  今年三季度开始,我国外汇占款呈现出快速增加态势。逐月激增的外汇占款背后,藏匿着热钱大量涌入的身影,并进一步加大国内基础货币供应量,导致通胀压力加剧。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显示,截至10月末我国外汇占款达218454亿元,较上月增加5190亿元,创出30个月来新高,仅次于2008年4月新增外汇占款5251亿元的历史最高纪录。

  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大量资金寻找投资方向,农副产品领域也成为炒作的对象。从“豆你玩”、“蒜你狠”,到天价“黑茶”,都有“游资”疯狂炒作的影子。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指出,发达国家通过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转移危机,会抵消我国收紧银根防止通胀的政策效应,并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风险。

  人民币汇率改革取向不动摇 加快“转方式”为根本之策

  一边是国际上有关人民币汇率的“货币战”热度不减,一边是通胀压力下中国经济增长面临更多挑战,“十二五”即将开局之际,多重风险正考量转型路上的中国经济。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已及时作出应变。12月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2011年我国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由此前的“适度宽松”转向“稳健”。

  “这一调整,是抑制流动性过剩和通胀预期压力的有效举措,可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货币环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不过,单就人民币汇率而言,不能一下子在短期内大幅度升值。”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继续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仍是中国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这一宏观背景下,人民币不能在短期内大幅升值。正如温家宝总理今年10月在布鲁塞尔出席第六届中欧工商峰会演讲时所说: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20%-40%,中国出口企业将大量倒闭,工人将失业,农民工将返乡,社会很难稳定。中国经济出现危机对世界绝不是好事。

  “自2005年以来,中国汇率改革政策自始至终坚持了‘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保持了独立性,有力保证了中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这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这充分证明,中国汇率改革取向是正确的,也是成功的,这一取向也不能动摇。”张立群说。

  不过,要有效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这一主要难题,在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同时,最终解决之道还是要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许多专家表示,人民币持续存在升值压力、国内货币长期存在被动投放问题的背后,是中国经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国内要素市场改革滞后等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充分反映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

  “受近期人民币升值影响,国内橡胶轮胎出口制造商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从事轮胎加工贸易的青岛科昂集团董事长梁子强近日向记者深有感触地说。

  挑战当前,科昂集团毅然踏上转型之路。梁子强决定,公司一方面及时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另一方面着手组建国内轮胎零售连锁店,进军国内消费市场。“虽然转型难免要经历阵痛,却让我们在挑战面前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梁子强说。

  科昂集团的应变正是当前诸多企业转型的一个生动写照。“无论是对于国内企业,还是对中国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才是有效的破解之道。”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刘煜辉认为。

上一篇:课改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实效   下一篇: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功能与运行